近期,走进甘肃省民乐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只见全自动组培设备快速制成一瓶瓶培养基,操作台前的技术人员“全副武装”,身着白大褂、戴着帽子和口罩,小心翼翼地对瓶苗进行茎尖剥离脱毒操作。在钢架玻璃日光温室里,自动化苗盘上翠枝嫩叶,工人轻轻揭开枝叶,露出一颗颗微型种薯。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技术人员正在观察脱毒马铃薯生长情况(民乐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甘肃集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2亿元,建成马铃薯自动化组培苗中心3200平方米,建成全省最大的5万平方米单体钢架玻璃温室原原种生产基地,配套8000立方米气调库、1200平方米自动化苗盘定制车间等。每年可生产马铃薯脱毒苗1亿株、原原种1.2亿粒以上、原种10万吨,能够满足30万亩以上马铃薯种植用种需求。

“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引进国内最先进的脱毒苗病检、全自动化组培设备,并与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甘肃集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任爱宽说,“通过创新引领科技赋能,我们重点打造以马铃薯种薯繁育、全粉加工、食品精深加工为一体的智能控制系统。”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甘肃青龙管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与北京化工大学、宁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依托甘肃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及企业技术中心,强化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打造了多个甘肃省名牌产品,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逐渐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实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现在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1项、登记省级科技成果4项。年技术推广项目10个左右,技术交易额达2000万元以上。”甘肃青龙管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经理高宏卓说。

甘肃青龙管业有限公司管材生产线(民乐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民乐县80%的高新技术企业与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40%的小微企业拥有技术依托单位,转化应用科技成果31项,输出技术交易额达5.91亿元,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9件,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增效。

位于民乐工业园区的甘肃维尔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稳定硼同位素新材料的化工新材料企业,也是民乐县培育的“专精特新”企业,主要生产硼10和硼11两种产品。

“该项目科技含量很高,不仅可以带动硼同位素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可促进我国低碳环保及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维尔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松浩说。

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进入工厂,走向市场,才能真正地转化为生产力,而现实却是许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近年来,民乐县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强科技”行动,全力优化创新环境,积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平台延伸两大基地,出台了各类支持政策,初步形成了政策推动、部门配合、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民乐县引进科技人才100多名、“科技专员”2名、外专人才2人。聘任县级科技特派员152名到相关企业、示范基地、经济实体等地开展科技服务,3人获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15人获县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王晓泾 梁玲)

编辑:逯文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