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之窗 更多...
·临夏回族自治州州长 年仲华
·临夏州委常委、书记 王玺玉
临夏新闻 更多...
·临夏市前三季财税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1.9%
·临夏4603名贫困学生领到补助金
·临夏县创建和谐校园系列纪实
·临夏市发放少生快富奖励金36.9万元
·临夏3000余人喜获工作岗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花儿情
花儿之乡花儿美
中广网    2008-01-21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在祖国的西北高原上,盛行着一种名叫“花儿”的高腔山歌,源远流长,资质瑰丽,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传唱在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和一些藏、裕固等众多的民族当中。唱词之浩瀚,音调之丰富,流行地区之广,传唱民族之多,可位列国内外民间艺术之首。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西北的百科全书”,享誉艺坛,闻名中外。

    民谚云:“陕西的乱弹,河州的少年”,“到了陕西要唱乱弹,到了河州要唱少年”,乱弹即秦腔,“少年”即花儿。河州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古老名称,是花儿的故乡,脍炙人口,优美动听的“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均发源在这里、生活在河州地区的各族人民,用智慧的心血和高亢的歌喉培育了花儿,花儿也作为劳动人民的心声漫唱在翠绿葱茏的无际田野里,飘荡在突兀陡峻的深山密林中,下扬在石破无惊的黄河水弦上,回响在举世注目的丝绸古道间。许多规模宏大的传统花儿会,更是各路花儿交融荟萃,异彩飘香。人们用花儿倾吐着对幸福生活、美好爱情的向往,也展现着漫长岁月积淀下来的民情风俗和社会浪花。

    河州花儿,又名“少年”,在花儿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从保留的音调,早期的唱词及遗留的演唱民俗等综合研究,是秦、南北朝时羌、汉民歌融合而具雏形的,后经隋,元时期汉族及汉化羌族、藏族的演唱趋于形成和完善,明至民国时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等民族的演唱和传播,使花儿完全成熟,成了西北许多民族喜爱的山歌。明代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任职河州的高弘新作的:“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的诗文,是对河州花儿的较早记载。

   河州花儿的格律奇特,韵律别致,在中华诗律中独树一帜,像大家熟悉的四句式花儿:“上去个高山者望平(了)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是容易者摘去是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一、三句是十个字,单字尾,二、四句是八个字,双字尾,整个唱词的三音节节奏显明,富有变化。在四句或唱词上变化产生的“折腰式”花儿,则别有风味,如:“金鸡娃叫明者天亮(呀)了,/红太阳照,/祖国的江山们俊了,/党中央蓝天(哈)擦亮(呀)了,/头顶上亮,/脚底里越有个劲了。”在一二句和三四句的中间夹上了一个四个字的短句,造成了唱词的长短对比。如果说四句式花儿有些唐诗的韵味的话,折腰式花儿则具有宋词的一些意蕴了。名垂青史的《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河州花儿的押韵手法中还有《诗经》的余响,如实虚字押韵花儿:“青石头尕磨们左转呀哩,/要磨个雪白的面哩;/心肺(嘛)肝花的想烂呀哩,/阿一个日子上见哩。”与《诗经》中的《陈风·月出》韵律一致。像交叉用韵的”铁匠们打下的鹦哥(呀)架,/架上(嘛)鹰蹲(呀)者哩;/多人的伙子里难搭个话,/我俩的心道(呀)者哩”的唱词,与《诗经》中的《王风·黍离》是一脉相承的。还有间韵和随 韵等形式,也和《诗经》多有相同之处。

   河州花儿的曲调约有一百多种,人们用“令”称呼。汉族的令有《河州二令》、《尕马儿令》、《河州三今》等,曲调中保留着古羌族民族的高亢、辽阔,也表现着汉族人民 哀怨、悲壮的情绪。回族曲调以《河州大令》为代表曲今,还有《马营令》《衣呀衣 呀》等,大跳音多,音域宽广,具有激越、豪放的特点。东乡族花儿有《东乡令》《开心人令》《花儿红令》等,音调突兀、刚直,富有朝气。撒拉族曲调流畅、缠绵、轻巧、跳荡,藏族民歌中的波音、颤音和华彩性的装饰音,常被吸收到歌声中。主要曲令有《撒拉令》、《哎唏干散会》、《孟达令》等。保安族花儿明亮、悠长、柔美、抒情,以 《保安令》为人们喜爱,还有《吾阿拉的肉令》、《三起三落令》等。土族群众爱唱《尕联手令》、《梁梁上浪来令》和《土族令》,旋律起伏跌宕,以强调宫音的长音下滑而别具一格。各民族花儿中五声微调式较多见,还有五声高调式、羽调式等,唱词的汉语结构,曲调和衬词的多民族性象河州花儿最显著的特征。

    河州花儿以山里人,出门人、家里人的随意散唱和男女歌手的热烈对唱为主要的演唱形式。广阔高峻的田间山野是漫唱花儿的天然歌场,遍布在名山古刹、森林河滩附近的“花儿会”,则是花儿荟萃、歌手献技竞赛的舞台。耸立在临夏州和政县陡石关口的松鸣岩花儿会,是河州花儿的传统会场。这里山峰并峙,古松参天,野牡丹开满山坡。据记载,明代开始建寺,先后修了玉皇阁、菩萨大殿、独岗寺等庙宇。相传天上的仙女在山下的河中洗浴时流传下了花儿。每年“四月八”(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寺庙里举行佛教的龙华大会,“花儿会”也由此而兴起,到清代是已名振陇右,诗人祁魁元的“老僧新开浴佛会,八千游女唱牡丹”诗句,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花儿会上以男女对唱、齐唱为主,常用“故本四孔”的羌笛——“咪咪”及唢呐、四弦子等乐器伴奏。类似的会场还有临夏县、市交界处的拦家庙、永靖县的炳灵寺和青海乐都县的瞿坊寺、大道具的老爷山等。

    流行在临夏康乐县一带的“莲花山花儿”,是与河州花儿名同曲异的又一山歌形式,因产生在莲花山一带而得名。主要传唱在汉、藏及部分回族群众当中,音调古朴,以《莲花山令》及多样的变体为基本音调,还有《羊沙令》、《三闪令》等。唱词数量繁多,即兴创作的速度惊人,清代陇上诗人吴镇的”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诗句,是较早的赞美之词。

    由淡红色花岗岩组成的形似莲花的莲花山,位于临夏、定西、甘南三地区交界的地方。山势峭拔,风光秀丽,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点缀在通往峰顶的许多山崖幽径上。据群众传说,古代冶木峡—带有个黑蟒伤害群众,闹得人们哭天喊地,怨声沸腾。天上的金花娘娘知道了此事,赶到冶木峡,她用手中的一朵莲花镇压住了黑蟒,高入云端的莲花山从此就挺立在冶木河畔。人们为了感谢娘娘的恩德,在莲花山上修起了娘娘殿,在人们竣工庆贺时,天上传来了悠扬歌声,只见两位仙女手掌凉伞,轻摇彩扇,一声声“花呀两叶儿”的咏唱,把人们迷住了。大家情不自禁随声歌唱起来,从此莲花山上歌声不断了。优美的传说令人神往,从莲花山花儿中“明朝年间洪武年,莲花山上就朝山”的唱词和留存的“嘉靖四年”(1525年)的寺庙铁瓦来看,莲花山花儿约从明代就已传唱了。

    莲花山花儿会俗称“六月六”,每年农历的六月初一至初六举行;从四面八访汇集来的歌手们打着雨伞,摇着彩扇,身着新衣,由善于编词的“唱把式”牵头,组成三人以上的演唱班子,采用领唱、独唱、齐唱等形式相互赛唱。初一初二先在康乐县的是古川拉开序幕,当地群众多用马莲绳拦路求歌。如:“莲花山上赶会呢,/马莲绳绳拦路呢,/拦路有啥缘故呢?”“针一根的两根针,/马莲绳绳老规程,/不唱花儿走不成。”数不清的马莲绳,唱不完的拦路歌,足古川到处响了起嘹亮的花儿声。初三初四是游山对歌,各种的歌手们展开了热烈的对歌交锋,如:“莲花山的蚰延路,/太阳上来火炼呢;/你像牡丹打骨朵,/我像黄花扯蔓呢;/二天不见想糊涂,/心从口里扯断呢。”“黄莺落在对山了,/想你想成病汉了,/肋巴想成豆杆了,/肠子想成扣线了,/想者不得动弹了。”感情炽烈,语言精美。一些海誓山盟的花儿也令人叫绝,如:“佛爷跟里活说下,/若要我把你丢下,/儿马它把马驹下,/河里的石头朽万沙,/青冰上开出牡丹花。”篇幅长大,内容连贯的《十二月牡丹》《九九情》及《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叙事唱古花儿,还出现在久经歌场的歌手之间。莲花山上歌声此起彼 伏,昼夜不息,花儿会达到高潮。初五下山向三十里外的王家沟门移动,当地的群众把各路的优秀的歌手请到家里热情招待,当夜幕降临时,河滩里燃起了无数的篝火,深情的花儿声响彻夜空,直至东方发白。初六黎明,歌手们又向身后的紫松山会场进发,在寺庙兀立的山顶以歌告别:“嘴里喝上酒者呢,心里牵着你者呢,/明年的会上等者呢。”莲花山花儿会是一个流动的歌海,演唱形式的别致,赛歌场面的壮观,会期天数的绵长,冠绝西北,令人惊叹。

    近年来,花儿和花儿会受到文化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一个崭新的学科——“花儿学”正在国内外兴起。用花儿为素材创作的花儿歌舞、戏剧和电视作品,使古老的花儿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文/王沛)

    
来源:临夏州人民政府网    责编: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