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期间,一场场热闹喜庆的社火表演在甘肃漳县各乡镇精彩开演。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社火的起源就是祭祀,是社祭的演变形式,有祝福之意,指在节日里的各种杂戏、杂耍表演,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漳县社火(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漳县武阳镇柯寨村村民李小刚说:“其实我之前对社火了解得不多,但今天看了之后被震撼到了。那些精美的服饰、生动地表演,还有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觉得这样的传统文化应该被更多人知道和传承下去。”

在新春佳节期间,人们往往通过耍社火、看社火诉说一年的丰收喜悦,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

“新年最开心的就是办一场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社火。我们从腊月中旬开始训练,演员的积极性也很高,大家都想着把社火办好,过一个年味儿十足的春节。”漳县殪虎桥镇瓦房村社火负责人漆继同说。

金蛇狂舞庆盛世,欢歌笑语颂华章。社火表演不仅是展示才艺和传承文化的舞台,更见证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春节期间,漳县各乡镇社火表演用最具年味儿的传统艺术表演,“耍”出了新年的新生活。

据悉,漳县围绕“一县一品”目标任务,结合全县特色文化资源优势,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共谋划“冰雪户外”“文化惠民”“新春年俗”三大板块10个类别23项具体文化活动,给群众带来了丰富的节日文化大餐。(李志斌)

编辑:邸文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