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2月17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闫慧)乘数逐智向新而行。2021年12月20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甘肃节点和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启动建设,甘肃省庆阳市聚力打造“源网荷储碳数+风光火气氢多能互补+大数据中心+制造业+云网产业+绿色算力+智能应用”千亿级全产业链,加快“建园区、落项目、扩算力、聚集群、促融合”建设步伐,现已成为全国八大枢纽节点中增速最快、增量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

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央广网发 冯喜斌 摄)

2022年,庆阳市乘着“数字东风”扬帆起航,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谋篇布局、制定规划、建链集群,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圈。中国能建、秦淮数据、金山云等48家企业签约落地,投资113亿元的12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占地1.7万亩的“东数西算”产业园全面铺开。

2023年,庆阳市在数智蓝海中乘风破浪,产业集聚效应加速形成。庆阳数字经济取得“十大发展成果”,发布了2024年数智应用新领域“十大应用场景”和要素保障政策。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阿里云、百度智行、京东科技、浙江众合等258户企业签订合作协议,71户企业签约落地。

今年,庆阳市乘势而上,打响数字经济攻坚战,“中国算谷·智慧庆阳”这张城市名片闪亮登场。算力规模呈“指数级”增长,零碳智慧“东数西算”产业园初具规模,招商引资带动效应明显,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推进,数字经济产值实现大突破。

记者从庆阳市数据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达到3.1万机架、3.4万P,预计今年底达到5万P。全市累计对接数字经济企业3667户、签约870户,在庆注册子公司287户。落地庆阳的数字经济企业已有26户实现营收,收入近30亿元,同比增长66.8%。

中国能建庆阳大数据产业园A1数据楼投运(央广网发 闫慧 摄)

庆阳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的“金三角”,有“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能源宝地”的资源优势、“绿色氧吧”的生态优势以及“城市群节点”的通道优势,当前正处于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和自身优势加速释放的历史交汇期。

新时代的庆阳打响了“数字经济攻坚战”,算力发展已经迈入新阶段,数字经济生态聚能成势,低空经济生态加速构建,拥有“算赢未来”的发展胜势。

夯实绿色算力底座。目前,庆阳市正在全力建设总投资77亿元、规划1.7万亩的全国首个智慧零碳数据产业园,并尝试采用新能源就近接入、聚合消纳的“绿电聚合”方式破解电价瓶颈,争取园区优惠电价,保障绿电供应率达到80%以上。

加快数据中心建设。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二期建设项目即将实现第二批机柜投运,中国电信二期、中国联通数据中心已经开工建设;浙江众合、陕西文投美川、提尔科技等数据中心建设正在推进;金山云、憨猴科技、首都在线等智算中心规模持续扩大。新增算力全部为智算,算力结构和算力消纳比例持续优化提升。随着燧原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正式点亮,算力生态“国产化”布局将全方位助力数字企业开展大模型推理训练。

打通直连链路。携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基础网络运营商,加快庆阳至重点地区400G全光骨干网络部署,新建庆阳经西安、太原、郑州、重庆等地直达东部重点地区和庆阳经兰州、银川联动西部地区的国家一级骨干光缆,全力构建“1-3-8-15”毫秒时延圈。

中国移动(甘肃·庆阳)数据中心(央广网发 冯喜斌 摄)

数字产业集聚。坚持内引外联,招商引“数”,引智育“产”,全方位拓展布局数字经济生态产业链。集聚华为渲染云、京东物流云、百度智行云、阿里农业云等“十朵云”赋能千行百业;积极对接98家央企开展AI产业合作,开放“十大应用场景”,支持开展行业垂直大模型训练;智谱华章、商汤科技、月之暗面等国内近半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落户,全力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链聚集地。

逐智向新谋振兴。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推动下,算力新引擎正成为革命老区庆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人工智能+”行动为目标,以“数据要素×”行动为牵引,算力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迸发出蓬勃生机,点滴变化汇聚成乘势而上的庆阳力量,将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标定“中国算谷·智慧庆阳”新坐标,奋力谱写老区发展新篇章。

编辑:魏晋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