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漫步于甘肃灵台大地,处处生机盎然。荆山森林公园层林叠翠,百鸟争鸣;达溪河碧波荡漾,鱼翔浅底;休闲广场上,市民们或健身锻炼,或闲话家常,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灵台县上良镇蒋家沟水库(灵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灵台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以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统筹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灵台县创新构建了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通过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灵台县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等系列制度,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和“三张清单”监管体系,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同时推行司法惩戒与生态修复并重、矛盾调解与司法裁决结合的模式,为生态保护筑牢法治防线。

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灵台县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取得了显著成效。建成全国首个跨省热电联产供热工程,全县建筑工地扬尘管控达标率保持在97%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0%以上。投资建设10座污水处理厂(站),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7%,地表水水质持续保持Ⅱ类标准。实施黄土高原塬面保护等生态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4.1平方公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通过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年均新增造林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4.9%,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灵台县荆山森林公园(灵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灵台县立足“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着力培育煤电化、牛、果、菜、中医康养、生态环保六条重点产业链。邵寨煤矿获评省级绿色矿山,灵台电厂超超临界智慧化电厂1号机组并网发电。牛饲养量达到13.87万头,矮砧苹果种植面积9.5万亩,获得两项国家级苹果产业示范县称号。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文旅产业增加值达到3.02亿元,注册皇甫谧文化商标390多个,生态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站在新的起点上,灵台县将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马文军)

编辑:魏晋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