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工程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的民生项目。今年,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将淤地坝建设作为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因地制宜,加快推进,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清水县淤地坝建设现场(清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修堤筑坝、除险加固、清淤疏浚……连日来,清水县水土保持站抢抓初春晴好天气,加快推进史峡沟清淤扩容、沟渠疏浚工作,一台台施工机械穿梭其中,工人们鏖战正酣。
据悉,史峡沟大(2)型淤地坝工程总投资428.51万元,由坝体、放水建筑物和泄洪建筑物三大件组成,工程设计洪水重现期20年一遇,校核洪水重现期200年一遇。坝控面积3.42平方公里,总库容50.23万立方米。该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控制流域内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26.31万立方米,还可淤地3.47公顷。
清水县淤地坝建设现场(清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史峡沟大(2)型淤地坝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预计今年6月底竣工。”清水县水土保持站办公室主任李智杰说,今年清水县将建成大型淤地坝1座、中型淤地坝2座,除史峡沟大(2)型淤地坝外,郭川镇后石沟中型淤地坝、王河镇成寺沟中型淤地坝项目也在加快施工。(刘嘉 陈静娴 赵甲伟)
编辑:寇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