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月31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王榕)不负好春光,人勤地不闲。1月30日,甘肃成县店村镇大寨村的田间地头,一座座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光芒,大棚内生长旺盛的水萝卜幼苗,为冬日的田野增添了一抹翠绿与生机,种植户们在大棚里忙着拔除弱苗和病苗。

村民在大棚内劳作(央广网发 王榕 摄)

店村镇大寨村一社村民窦维栋一边干活一边说:“今年冬天比较冷,这几天气温回升了,苗子也都长起来了,得抓紧时间拔除弱苗、病苗,这样萝卜才能长得更大,我种的这棚水萝卜预计在3月中下旬就能采摘上市了。”

在店村镇,和窦维栋一样通过种植大棚蔬菜增收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大寨村一社的马多露夫妇每年都会种植水萝卜,今年他家种了2棚水萝卜。“200平方米的大棚平均能出产3000斤水萝卜,按照去年的价钱一季能卖4500元到5000元,经济效益比较可观。”马多露介绍,大寨村的水萝卜口感爽脆、鲜嫩多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是每年开春后的畅销蔬菜。

村民忙着拔除水萝卜的弱苗和病苗(央广网发 王榕 摄)

蔬菜种植大户杨成永今年种了14棚水萝卜,他说:“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这几年我流转了100多亩地,享受县上的奖补政策建大棚发展蔬菜产业。这一季的水萝卜长势不错,最近天气也很好,农时不等人,所以就雇了些村民帮着定苗,希望今年能卖个好价钱。”

近年来,成县店村镇因地制宜,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以水萝卜、辣椒、黄瓜、西红柿等种植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按照“园区+合作社+大户+农户”的模式,逐步把规模做大、把特色做明、把优势做强、把链条拉长、把效益提高,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编辑:邸文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