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山药种植的黄金时节,走进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花所镇信河村的千亩山药种植基地,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村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齐心协力开展山药种植,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农户正在种植山药(崆峒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山药对种植技术要求很高,土壤要深松,种子要摆正,肥料要充足,只有这样种出的山药才能保质保量。现在我们已开始种植,预计5月初完成今年1000亩种植任务。”平凉沛阳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沛阳说。

崆峒山药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其营养丰富,具有健脾胃、补肺虚、益肾等功效,是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崆峒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政府扶持、政策奖补等方式,建成标准化“崆峒山药”种植基地,积极推动山药产业发展。

为了提升山药的品质与产量,从2023年开始,崆峒区以政府引导规模化种植为切入点,组织种植大户赴山西、河南等地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全力改变以往粗放的“靠天收”现状,引导种植户向精细化“拼技术”转型。

机械化种植现场(崆峒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该基地推行珠芽育苗、深沟栽植、单片挂网、滴灌喷灌等一系列新技术,还引进专门的开沟机、挖掘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采用轮作倒茬套种高原夏菜的方式,边养地边用地,有效解决了“一年种山药,三年无地力”的问题。

下一步,崆峒区将紧盯建设省级现代蔬菜农业产业园目标,加大对种植“崆峒山药”的扶持力度,提高群众参与种植的积极性,加强技术指导,强化区域内品牌创建和推广工作,聚力推进“崆峒山药”产业链提质增效。(马丽星)

编辑:寇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