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山药,山中之药”,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之一,《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药材。甘肃平凉山药是平凉传统的名优特农产品,在当地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

近年来,平凉市崆峒区花所镇借助这一优势,在山药上做足“文章”,蹚出了一条富民强镇的新路子。

山药种植基地(崆峒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道地良种,迸发“芯”力量

平凉种植山药最早始于明朝,位列“平凉三宝”(山药、百合、羊皮袄)之首。

平凉山药看崆峒,崆峒山药看花所。花所是现存规模最大,种质资源保存最为完整的山药优质产区。近年来,花所镇立足“养生药、优质菜”发展定位,以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和甘肃省农科院薯类试验基地为支撑,逐年优化改良本土山药品种,强化产业“芯片”,提升产业质效。

平凉市崆峒区龙根山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花所镇第一家山药种植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成立之初,基地以本地品种为原种,经过育种改良、逐年筛选,发展成了集育种、种植、仓储、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保留并延续了道地“原种”。

群众正在采收山药(崆峒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地道种植,激活“新”动能

山药是“掘地三尺、历经四季”的康养美食,春种、夏管、秋长、冬收历时240天,最深可达1.5米以上,对气候环境要求极高,“春不过燥、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一年种山药,三年无地力”是种植户长期以来总结出来的经验。

2024年开始,花所镇以政府引导规模化种植为切入点,组织种植大户赴山西、河南等地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全力改变粗放的“靠天收”现状,引导种植户向精细化的“拼技术”转型,用“新技术”解锁致富“密码”。

走进花所镇信河村千亩山药种植基地,成排种植的山药一眼望不到边。“基地采用轮作倒茬套种高原夏菜,边养地边用地,并推行珠芽育苗、深沟栽植、单片挂网、滴灌喷灌等一系列新技术,引进了专门的开沟机、挖掘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花所镇信河村千亩山药基地负责人朱容基说。

村民正在分拣山药(崆峒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道源圣地,引领“兴”产业

平凉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崆峒山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品牌富有盛名。花所镇地处崆峒、镇原、崇信、泾川四县区交汇中心,是平凉市构建“1小时经济圈”的重要枢纽,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花所镇抢抓良好的发展机遇,把“道地良种”山药融入到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全过程,打造了集特色窑洞、房车路营、露营烧烤、农产品展销为一体的寺沟“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推出了“药膳同食”食谱,塑造了农旅康养产业雏形,带动乡村旅游年创收60万元以上,山药种植1200亩以上,亩均产值1.5万元以上。

“今年,我们围绕山药搞旅游,依托旅游推山药,先后在寺沟举办了‘寺驿追风’房车露营开营仪式、全国夏季村晚等一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初步打响了‘和悦寺沟’旅游品牌、‘花所山药’康养品牌,全面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花所镇党委书记卢泽潮说。(李敬瑞)

编辑:魏晋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