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9月11日消息(记者逯文婕)初秋时节,在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镇前进村的田野上,连片的制种玉米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沿着笔直的支渠望去,只见汩汩清流汇入“港湾式”泵池,再通过一排排整齐的滴灌管道,将水精准地输送到每一株作物的根部。

制种玉米长势喜人(央广网记者 逯文婕 摄)

“今年,高台县创新提出修建‘港湾式’地表水泵池置换地下水措施,探索出一条地下水超采治理的‘新路子’。”高台县水土保持检测中心(水资源保护中心)主任续德春指着农田水渠边一座深3米、直径2米、容积9.4立方米的“微型”泵池介绍道,将泵池管道接入以前的机井首部系统,泵池内置超声波感应测控浮球,水位高于2.5米自动停止进水,低于1.5米自动断电关泵。小型泵池过滤后的地表水将源源不断地输入原机井灌溉管网,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高台县骆驼城灌区属地下水严格控制区,水资源储量匮乏。通过推广“港湾式”地表水泵池,不仅成功削减了地下水的开采量,还有效降低了灌溉成本:亩均灌溉时间由1个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亩均用水量由70立方米下降到45立方米;亩均用电量由22千瓦时下降到6千瓦时。

“港湾式”泵池(央广网记者 逯文婕 摄)

小泵池结束了“大水漫灌”的纯井灌溉的历史,打通了保障农作物生长的又一输水渠道。同时,结合管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切实提高农业节水能效。

“今年,我们计划在骆驼城镇修建‘港湾式’泵池144座,目前已建成66座。通过实施‘港湾式’泵池等措施,地下水开采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80万立方米,其中120万立方米是地表水供给,60万立方米是通过节水滴灌等方式实现压减地下水水量。”骆驼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建辉说。

为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港湾式”泵池水源稳定供给,骆驼城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调蓄水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烈日炎炎下,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轰鸣作响,各项作业有序进行,不断刷新施工“进度条”。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90.98万元,主要建设调蓄池3座,进水闸1座,引水渠30米,抽水泵站1座,埋设输水管道1210米,配套围栏、管理房、信息化视频监控等设施。

“目前骆驼城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调蓄水池工程坝体夯填、压实、混凝土浇筑已完成,正在进行坝顶路沿石铺设,预计10月份底可投入使用。”续德春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新民村、建康村、永胜村的供水条件,有效提升灌区调蓄能力,压减地下水量110万立方米,对促进骆驼城镇地下水超采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骆驼城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调蓄水池工程建设现场(央广网记者 逯文婕 摄)

高台县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指标性、资源性取水问题突出,全县368平方公里区域处于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难度大。为实现地下水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高台县实行“井长制”,落实“1+N”监管责任,不定期巡查已填埋机井和已关闭自备水源井,严防重启使用;紧盯省级发证和农林场等用水大户,逐井逐月定向定量配水,控制用量不超标;实施芦湾墩蓄水池调蓄改建工程,增加蓄水量238万立方米,为巷道、宣化、黑泉3个镇10个村3万亩耕地提供地表水;借助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完善并恢复末级渠道2.3公里,2450亩人为“纯井灌”恢复为井渠混灌,同期压减地下水40万立方米。

同时,高台县将数字技术与水资源管控深度融合,率先在全市建成集一览式智慧水务数字化管控平台,达到涉水数据可溯源、可闭环、可共享,实现了涉水数据“一图统管、一个标准、一套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实施罗城、红崖子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安装智控闸门、自动流量计等智能设备,实现灌区自动化、现代化管理,为助推节水型社会建设开辟“科技高地”。

做好“节水文章”,守好“生命之源”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久工程。高台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侯海表示,下一步,高台县将继续落实“四水四定”原则,聚力优配水、抓节水、保供水、防水旱,高站位谋划实施项目、高水平系统治理超采、高标准打造智慧样板、高效率服务“三农”发展,打造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新标杆。

编辑:邸文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