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甘肃省静宁县的露天冬菜迎来收获期,在该县城川镇大地滩,一株株白菜肥嫩挺拔,翠绿欲滴,村民们正忙着将刚采收的蔬菜进行分装。

“露天菜种植成本相对较低,这些菜是小麦收割后种的,秋后墒情好,大白菜长得不错。”城川镇靳寺村菜农靳迈江高兴地说,“今年我种了大白菜、莲花白、青萝卜,现在都已经成熟了,每亩预计产量三到四吨左右,已卖了大半。”

村民采收大白菜(静宁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静宁县一手抓苹果产业融合发展,一手抓粮食和蔬菜生产,鼓励群众通过蔬果粮套种间作一年两种,让良田变忙田,冬菜成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白菜耐运输耐贮存,适合屯冬菜,这几天行情好,新鲜的白菜能卖到每公斤1元左右,每亩地收益在4000元左右。”靳寺村党支部书记张维刚说,“今年靳寺村320户村民种植冬菜1200亩,为了帮助村民打开销路,村两委积极联络市场分销,让群众把地里的蔬菜卖出去,我们也就放心了。”(杜爱兄 吴辰语)

编辑:李红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