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月4日消息(记者李红军)1月3日,甘肃省气象局发布2024年度甘肃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2024年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为1961年以来甘肃最暖年;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达10.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1倍,其中河西地区平均降水量为8.6毫米,为1961年以来最多;陇东南地区出现甘肃省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暴雨过程等天气气候事件入选。

一、暖字当头,全年平均气温再创新高

2024年全省平均气温9.7℃,较常年偏高1.2℃,为1961年以来甘肃省最暖年;春季和秋季平均气温为11.6℃和10.1℃,较常年同期偏高1.9℃和1.7℃,均为1961年以来最高。

二、年初强冷空气来袭,多地遭遇强寒潮

1月19-22日全省共60县(区)出现寒潮天气,11县(区)出现超强寒潮、23县(区)出现强寒潮,日最低气温24小时最大降幅达12.1℃(灵台)。20县(区)出现-20℃以下低温天气,武威站(-27.6℃)和古浪站(-23.9℃)出现极端低温事件。

三、2月降水异常偏多,春耕春播迎来及时雨

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10.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1倍,其中河西地区平均降水量8.6毫米,为1961年以来最多。月内13县(区)降水量达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出现三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对土壤蓄墒、冬小麦返青和春耕春播极为有利。

四、春季降水偏多,河东首场透雨异常偏早

春季全省平均降水量95.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8%;3月23-24日,全省大部出现明显雨雪天气过程,其中24日河东地区36县(区)日降水量超过10毫米,出现春季第一场区域性透雨,较常年偏早34天,为近40年第三早。

五、高温超长待机,5月迎历史同期最强高温天气

全年共37县(区)出现高温天气,较常年偏多;27县(区)高温初日较常年偏早10~59天,山丹、秦安和合水为1961年以来最早;13县(区)高温终日较常年偏晚10~48天,舟曲、兰州、临夏和肃北为1961年以来最晚。年内首次区域性高温事件出现在5月21-22日的河西地区,影响面积约7.4万平方千米,为5月历史最强区域性高温事件。

六、盛夏降水极端性强,出现历史最强区域性暴雨过程

盛夏(7-8月)全省22县(区)出现暴雨,为近5年最多;15县(区)出现极端日降水事件,为1961年以来最多。7月23-24日,陇东南地区出现甘肃省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崇信站7月23日降水量达232.0毫米,突破全省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历史极值。8月24日,金昌出现建站以来首次暴雨天气(55.4毫米)。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局部地区受灾严重。

七、8月风雹天气多,局地受灾

8月强对流天气频繁,全省38县(区)出现大风天气,较常年同期偏多,为近30年最多。共有11县(区)出现冰雹天气,较常年同期偏多,为近10年最多;主要出现在中下旬的陇中北部、陇东东部、天水市中东部和甘南州大部等地。风雹灾害造成局地基础设施受损、农作物受灾。

八、夏季沙尘天气多,影响范围广

夏季25县(区)出现扬沙、31县(区)出现浮尘,均较常年同期偏多,主要影响区域为河西大部、陇中北部及陇东东部,其中民勤扬沙和浮尘天气最多,分别为21天和12天。

九、初秋多地阴雨连绵,和政出现历史最长雨期

8月末至9月末,河西中东部、陇中地区和甘南州的21县(区)出现连阴雨天气,过程雨量为18.1~231.1毫米,持续日数为5~21天;其中,和政县出现1961年以来持续日数最长(21天)、累计雨量最大(231.1毫米)的一次连阴雨过程。

十、秋末寒潮雨雪骤至,多地过程降水量超月值

11月23-26日,出现了今年立冬以来最强寒潮、雨雪天气,全省30县(区)出现寒潮天气,10县(区)出现强寒潮,民乐出现超强寒潮。全省80个县(区)出现降水,19县(区)过程累计降水量为11月常年降水量的1~3倍。大范围降雪及道路结冰对甘肃省交通运输带来不利影响。

编辑:魏晋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