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1月18日消息(记者邸文炯)11月17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甘肃省已累计开展了539种药品、22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节约医药费用超过160亿元。
自2019年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来,甘肃省按照非中选与中选价格趋同原则,积极开展未中选产品价格联动和挂撤网工作,及时消除未中选产品“价格高地”。2019年以来,先后完成1413个药品、22大类医用耗材1110个未中选产品价格联动,平均降幅27.62%、83.05%,使甘肃集中带量采购未中选产品价格始终保持全国较低水平,成为中选产品的有益补充,满足了临床多样化需求,带量采购产品价格体系更趋公平合理。
据介绍,甘肃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主要包括落实国家组织集采、本省自主组织集采和参加省际联盟集采三种形式。目前国家组织的前8批集采药品和3批集采高值医用耗材中选结果已在全省医疗机构采购使用,按完整协议年度统计,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完成进度分别达到196%、138%。按照集采制度改革目标要求,甘肃省自行探索对国家集采未能覆盖的品种开展集采,2023年,通过带量价格联动集采模式,43个品种220个药品通过集采中选,价格平均降幅为42.07%,2年采购周期内全省预计可节约医药费用2.08亿元。
编辑:逯文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