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铁十四局了解到,5月16日,由该公司承建的兰州至永靖至临夏高速公路大夏河特大桥顺利完成首个桥墩施工,成为国内首个采用新型三肢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代替传统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桥梁。

大夏河特大桥是兰永临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横跨临夏县和东乡县之间的大夏河,全长1409米。与传统桥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墩不同,这座桥梁40米以上的桥墩均采用了三肢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从外观上看,每根桥墩由3根高耸的主钢管及大量支管焊接而成,而钢管的内部,则充满了混凝土。

“大夏河特大桥共设计了50根三肢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最高的达到90米,具有自身稳定性强、结构轻便、抗震性能高的特点。”中铁十四局现场施工负责人孟祥乾告诉记者,此外,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简化了高墩的施工工艺,降低了安全风险,施工时间仅为传统工艺的三分之一。

虽然优点很多,但对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将混凝土充满钢管结构内部,并实现对混凝土流动性、凝固时间的精准控制,便是一大技术挑战。经过持续攻关,最终施工团队采用了“泵送顶升”的工法,在主钢管底部制作压注口,然后通过特殊的高压泵将混凝土注入,由下及上一次性填充至整个格构柱内部。

“这次施工中,我们采用了工业级管道内窥镜,实现了混凝土顶升状态的全过程盯控,确保了施工质量。”孟祥乾说。

兰永临高速公路项目是国家公路G1816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兰州通往临夏高速公路的第二通道。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甘肃高速公路网络,有效分流乌玛高速公路兰州段的交通流量,缓解兰海高速交通压力。(刘健)

编辑:魏晋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