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播报 | 图说两会 | 领导活动 | 提案议案 | 人事任免 | 两会花絮 | 各地两会 | 两会资料
最新播报 更多...
·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甘肃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在兰召开
·甘肃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今日举行预备会议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甘肃人代会特写:“我在履行人大代表的责任!”
图说两会 更多...
少数民族代表在行使表决权
徐守盛作政府工作报告
甘肃省人大代表走进会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提案议案
对西汉水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建议
中广网    2008-01-21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弘扬龙昌路精神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对西汉水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建议

  高天佑

  一、龙昌路建设视察后的观感与启示

  长期以来,人们言及陇南的经济社会发展,给它的基本定位是“落后”、“欠发达”。究其原因,不外乎陇南山区自然条件艰苦,山大沟深交通非常落后,人才缺乏、技术创新不足,资金短缺、财力投入匮乏等等。而其中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便是山水阻隔交通相当落后这个“瓶颈”,这是千百年来一直在阻碍着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最直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么,面对这个“拦路虎”,应当施何良策?面对这个难题,应该如何去破解呢?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昌河坝四县(区)断头路的打通和连接六县(区)龙昌路的建成通车,向我们和世人昭告了这一难题应当如何解答。特别是在邱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全体市政协常委全程视察、悉心感受了一遍通达六县(区)的龙昌路,使我们触动了心灵,感到了震撼,接受了教育,启发了思维,明确了责任,深化了认识。这些感动、震撼和感染,这些教育、认识和启发,归结起来就是:(一)转变作风,率先垂范促发展;(二)谋划全局,抓住关键促发展;(三)安排部署,突破难点促发展;(四)立足长远,树立精神促发展;特别是通过龙昌路建设而形成的“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等不靠、艰苦创业、凝聚人和、开拓创新”的龙昌路精神,更是值得我们珍视、总结,不断弘扬和光大的精神财富和力量之源;有了这种精神的力量,我们陇南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就有了披荆斩棘的利刃,就有了开山辟石的巨斧,就有了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宝剑。

  当我们行进在龙昌路上,跋涉于西汉水流域,我又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基础设施的公路修好了,桥梁起来了,交通网络形成了,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干?应该干些什么呢?

  二、西汉水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之我见

  走完如同一条巨龙翻山越岭、蜿蜒穿越六县(区)的龙昌路,使我油然想起了王义书记在《“5?10”讲话》中提出的一个思路和观点:“我们要做大水的文章,发山的财。”察看了龙昌路,我们才真正理解了王义书记的深刻思考和良苦用心。龙昌路所经行的六县(区),除了西汉水流域具备充沛的光、热、水资源外,其余空间都被一座座大山所充塞;作为陇南人,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高山大河之间,如果我们不去“做大水的文章,发山的财”,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现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下,在六县(区)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苦干实干之下,昌河坝断头路终于打通了,连接六县(区)的龙昌路终于连成网络,形成了棋局。因此,我们呼吁:举全市之力,加大对西汉水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力度,加快整流域大开发强推进的步伐,通过三五年的大建设,使西汉水变成带动陇南山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金腰带。为此,我们建议:

  (一)科学规划,整流域大推进。西汉水流经北部六县(区),流域面积非常宽广,辐射带动功能很强,地质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水源土壤多变,因而对其治理与开发首先要做到科学规划,按照“统筹安排、全面规划、突出特色、因地制宜、重点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土地平整、河道治理、山体绿化、山区移民、修路架桥、产业分布、市场建设、景点开发等方面给予综合考虑,一次性完成总体规划,再按照一、三、五年分阶段提出目标和要求,由河道向川坝,由川坝向半山区,由半山区向整流域逐步推开。通过科学规划,强化统一指导,发挥协调功能,调动市直单位和县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象龙昌路建设那样,上下同心同声、同向同步,大力发扬“以干克难,大干快上,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才能创造出又一个人间奇迹。

  (二)整合项目,集中力量攻坚。面对西汉水流域陡峻的大山,稀疏的植被,卵石密步的滩涂,山石堆积的冲积扇,乱流的河道,荒弃的山坡……要让它变成河堤齐整,绿树成荫,村庄连片,良田万顷的沃野平畴,就必须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就必须整合水力、光热、土地、矿藏、生态、沼气等项目进行综合开发。因此,由市政府出面统一协调,按照规划分步骤实施农林水土电等项目的集中和优化组合就是必不可少的开发分式;否则,如此广大而贫瘠的地区,项目太小太分散就只能是杯水车薪,沙漠里浇矿泉水。

  (三)彰显特色,县区合作分工。开发西汉水流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竭力打造陇南的特色产业。比如油橄榄、花椒、核桃、冬季露地蔬菜、反季节蔬菜等等。因此,要突破县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和画地为牢的固有思维,要根据流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科学合理地确定适宜种植和适生的品种,以突破县域界限,确保特色产业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从而打造出富有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另外,集市的设置、购销渠道的畅通和宣传展示也应当根据各县(区)区位优势因地而定。

  (四)研究示范,以点带面发展。如此整流域大面积的覆盖和改造,肯定要有一个比较长的好过程,不可能一朝而成、一蹴而就。因此,加强加快研究,强化引导示范就显得非常必要。特别是要组建一个针对西汉水流域特色农业发展的研究机构,借以优化指导,强化推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为此,我们建议:组建陇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从全市整合科技人才资源,首先从研究西汉水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入手,进而切入到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研发工作。市上四大家和市直部门可以在辽阔的西汉水流域选点包村,广泛试验,把广阔的西汉水流域作为全市科技人才施展抱负和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实验基地和练武台、演兵场。

  (五)挖掘文化,开发农业观光旅游。西汉水不仅仅是一条自然的河流,而且是一条陇南历史文化的河流,当农业水土电综合治理与开发项目跟进之时,结合建设进度也要把文物普查、考古发掘、挖掘历史文化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否则,对于文化和遗址、古迹而言,建设性的破坏往往是毁灭性的、得不偿失的。相反,深入挖掘西汉水流域的伏羲文化、氐羌文化、秦汉早期文化、三国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对于提高西汉水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文化品位,对于丰富西汉水高效农业示范带的内涵,进而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和民俗风情旅游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来源:每日甘肃网     责编: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