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在线收听
中国之声 经济之声
音乐之声 都市之声
华夏普通 华夏双语
民族之声 文艺之声
中华之声 神州之声
电子杂志 更多>>
444.jpg
第04期
本期热点:玉龙雪山 高原姑苏:丽江古城 情死之地:云衫坪
日期:2008-6
第04期
1224213452406.gif
22.gif
市政工程.gif
未命名.gif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摄影集锦
活灵活现"将相和"奇石
中广网    2009-12-17

图为温润大气的“将相和”黄河奇石

图中左边为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右边为背上荆条上门请罪的大将军廉颇

    中广网兰州1120消息 刚刚过去的“1116”,是“国际宽容日”。这一天,笔者恰好收藏了一方富有文化历史内涵和现实教育意义的黄河奇石,取名为“将相和”。.因为,这个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成语经典故事,其要义就是“宽容”,所以笔者将它呈现给各位石友,让我们在赏石共勉的同时也表达一份对“国际宽容日”的纪念和敬仰!

     “将相和”,是一方产自黄河兰州段的卵石,石质坚硬,表面光滑。石高38公分、宽20公分、厚10公分。因为,此前卖家对该石比较喜欢并时常用手抚摸,所以石头表面显得温润、细腻而又老旧。

    “将相和”(也称“负荆请罪”或“廉蔺交好”),其历史故事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彼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在这七国当中,数秦国最强大。而地理位置优越,幅员辽阔的赵国,从国力来说仅次于秦国。蔺相如、廉颇是战国后期赵惠文王时代的文、武大臣。

公元前279年,秦国国王听说赵惠王从楚国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便很想占为己有。于是,他给赵王去信,假意用十五座城市来交换“和氏璧”。赵王害怕秦王的威势,明知秦王的用意,也不敢不从。为了保住“和氏璧”,他挑选足智多谋的文臣蔺相如前往秦国。蔺相如机智勇敢不负使命,最终实现了“完璧归赵”。赵惠王为了以示嘉奖,便将蔺相如提拔为相国。

战功显赫的大将军廉颇也是相国,但按照当时“右为尊”的排序,每次上朝蔺相如总是排在他之上。对此,廉颇心里很不服气,并处处有意刁难对方,而识大体顾大局的蔺相如则时时处处有意让着廉颇。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刚刚出门,便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八面地昂首走来,他赶紧叫车夫将车退进小港以便给廉将军让道。蔺相如这样做,廉颇总以为是怕自己,很是自得。就连蔺相如手下的人也这样认为:“相国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真是太窝囊了!”

蔺相如见部下有怨气,有一天他问大家:“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部下回答:“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又问:”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看着一张张疑惑的面孔, 蔺相如又说:“秦王为什么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吗?不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将军,文有蔺相如。如果我和廉将军俩人闹矛盾,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咱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仔细地想了想,蔺相如能如此大度以大局为重,而自己为了私利,便弃国家利益于不顾,是何等的自私啊!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去请罪……

对廉颇的到来,蔺相如非常高兴,他说:“老将军你何必身背荆杖,有什么衷肠话细说就是!我虽然有幸封为丞相,怎比得上您东挡西杀、南征北战老将军哩?!”从此,二人便握手言欢结成了生死之交……

大河出奇石,大河出名石。“将相和”看似画面十分简略,却将中国历史故事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精彩瞬间浓缩于一体,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再加之上苍以妙笔和母亲河以刀工将两个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传神,无疑是大自然一幅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杰作!应当说该石是继“屈原投江”、“天狗望月”和“盘古开天”之后,兰州黄河石中又一方精品文化奇石!” 1116日晚,中国收藏家协会奇石委员会副秘书长、甘肃《石友》主编苏立社先生鉴赏后如是说。

此后,苏立社先生又对 “将相和”作了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评价。他说:“将相和”之所以让他比较欣赏,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该石形状规整、饱满大气,色彩反差明快,画面主体突出;其次构图奇巧、人物生动,意境韵味超乎想象。记得他指着奇石上蔺相如的胡须对笔者说:古代男人一个极为重要特点就是“胡须”, 有胡须就比较传神了。另外,他又强调,奇石,有“奇”才算名符其实。拿“将相和”来说,画面中廉颇跪在蔺相如面前已经够生动了吧?但假若缺了他身上背的那支 “荆条”,则就大大逊色了!画面中正因为有了身背“荆条”这个起着画龙点睛作用的重要元素,石头画面一下子活起来了,更有了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耐看了,也更为神奇和有韵味了。

有人说“兰州黄河石”,之所以卓尔不凡鹤立鸡群,主要在于“以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为支撑、以“神奇绝世”为看点。所以“将相和”,作为母亲河鬼斧神工的自然杰作,以独特、生动和具像的“奇特”画面,使传唱千年而不衰的中国神话与历史故事更加神形兼备、更加璀璨照人、更加富于教化!

中国自古是一个礼仪之邦,很早就流传着“宽容”的历史故事。比如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如若翻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你会发现处处闪烁着“隐忍与宽容”的光芒。从三国时“宰相肚里能撑船”到战国时期的“将相和”,从明代“让他二尺有何妨”再到今天的“建设和谐社会”……“宽容”可谓无处不在、无时没有。

回顾刚刚过去的 “国际宽容日”,有两个事件值得人们关注。第一是:在这一天,中美两国元首共同踏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毡,并约定两国将对国内国际重大问题将进行协商和沟通;第二是:这一天,蒋介石的孙子蒋孝严与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在台湾会面……这不知是一种时间的巧合、还是人们有意为之?笔者不得而知。但是,作为两个世界大国的元首在这一天能笑容灿烂握手相谈,无疑让地球上的人们少了几分惊悸,多了几分安全;另外,如果毛泽东、蒋介石两位“老冤家”在九泉之下有灵的话,也应该为晚辈们在今天能友好握手感到十分欣慰!

“宽容是大海,纳百川而清澈明净;宽容是天空,怀天下而不记怨愤”。这是1996,联合国大会要求会员国每年1116日举办“国际宽容日”的主题词。当然,宽容并不是简单指“容忍他人行为”,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在“国际宽容日”发表讲话时指出,宽容是一种积极而正确的态度,是基于了解且尊重他人自由和权利而获得。他倡导,用关心取代冷漠与轻视,用了解取代盲目、无知和歧视。

“将相和”,这方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宽容”的奇石,其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做人要有宽阔的胸怀。蔺相如胸怀宽阔,对廉颇的羞辱退让再三,其实“退让”就是一种胸怀。当廉颇知道自己错了,勇于“负荆请罪”,同样也是一种胸怀,而这种“知错即改和不偏执、不偏狂”的胸怀则更为难能可贵!(作者 石寨人)

来源:中广网甘肃快讯    责编:岳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