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央广网兰州4月8日消息 2022年1月17日,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243亿元。当天,相关海报刷屏了甘肃人的朋友圈。

让历史的目光投向2021年,“十四五”开局第一年,甘肃省答卷亮点纷呈:

——这一年,74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95.9%;甘肃人渴盼了半个多世纪的圆梦工程引洮工程,全线建成;

——这一年,金川集团牵头组建的“甘肃省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攻克镍钴产业“卡脖子”技术;酒钢集团锌铝镁产品实现我国在高耐蚀领域产品零的突破;

——这一年,甘肃一产增加值实现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四,“甘味”品牌在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排名第一;

……

“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甘肃立足国家所需、把握自身所长,密集出台系列改革发展措施,筑中华生态屏障、促产业换道超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快速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赓续黄河生态血脉 甘肃奏响“河唱”强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甘肃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担起黄河上游生态保护重任,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冬日里的黄河(央广网发 邸文炯 摄)

“现在的黄河水真是一年比一年清,和我们小时候相比变化太大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兰州人,魏女士向记者讲述着她眼中黄河的变化。兰州水质优良率100%,黄河兰州段出境水质综合评价连续4年稳定达到Ⅱ类,力保一河净水送下游。 “ ‘十四五’期间我省黄河流域共谋划生态环境保护项目249个,总投资达到105亿元。”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白志红说。

甘肃治水,既要提水质还需增水量。黄河流经甘肃干流全长913公里,占黄河干流河道总长度的16.7%。如今,甘肃通过持续打造水源地涵养能力,正在成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补给区。甘南藏族自治州黄河办副主任王辉生介绍:“黄河甘南段占全流域面积不足5%,却提供了20%的水资源量。尤其是有‘黄河蓄水池’之称的玛曲段,注水增流量占黄河源区径流量的58.7%。目前,全州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97%,黄河水量补给大幅增加,出境水量提高了31%。”

自上世纪80年代起,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频繁等原因,玛曲境内数百个湖泊水位明显下降,地表径流量和土壤含水量锐减。随着近年来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草原生态系统修复等工程的实施,甘南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得以初步遏制,生态环境正在逐年改善。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桑吉卡介绍,2021年玛曲县封滩育草5.3万亩,恢复退化草原植被5万亩,恢复湿地植被1.95万亩;另外完成侵蚀沟治理40公里,黑土滩人工恢复面积4.5万亩。

“十年九旱”是人们对甘肃的固有记忆。而位于甘肃南部的洮河,是黄河上游的第二大支流,水量充沛。“引洮河之水,济陇中之困”,几代甘肃人曾为之求索不已。2021年9月28日,甘肃人民渴盼了半个多世纪的圆梦工程——引洮工程,全线建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甘南藏族自治州扎尕那景区(央广网发 魏怡 摄)

引洮工程的全线贯通,将受益区扩大到5市13县区共600多万群众,使甘肃省总人口四分之一多的百姓喝上了洮河水,从根本上解决了甘肃中部水资源匮乏问题。同时,这也是改善区域环境的“生态之水”。2021年七八月份,甘肃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出现旱情,而在引洮工程受益的县区却能发现,沿河群众利用河道来水有效抗旱,庄稼长势不减,两岸植被生机盎然,陇中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平稳有序。

换道新型工业化 高精特新加速崛起

以资源为主的传统工业是甘肃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近年来,煤炭、钢铁、冶金等产业体系弊端充分暴露:产品粗大笨重,市场周期长,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甘肃不甘!2021年,甘肃全面布局新型工业化,高精特新加速崛起。2021年1-11月,甘肃省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54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58.9亿元,同比增长91.7%。

酒钢集团锌铝镁产品(央广网发 酒钢集团供图)

2021年10月8日,《商品级、冲压级和结构级用连续热浸镀锌铝镁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新工作项目提案成功立项。这是由甘肃酒钢集团联合冶金工业标准研究院提出的我国在ISO/TC17/SC12主导制定的首个国际标准项目。

锌铝镁镀层板是新一代高耐蚀镀层产品,高耐蚀、切口自修复、表面硬度高,被业界誉为碳钢顶级产品,生产技术长期被日欧钢铁巨头封锁,国内尚无任何经验可循。为了实现这一突破,酒钢集团用了5年。

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镀锌产品研发总监董世文介绍,“早在5年前,酒钢突破技术封锁,生产出具备自主核心技术的锌铝镁镍稀土合金镀层钢板,接着,攻克表面黑点等世界性技术难题,锌铝镁产品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和稳定控制,实现了我国在高耐蚀领域产品零的突破。此后5年,酒钢锌铝镁产品销售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一路上扬,不光国家渔光互补、农光互补项目用上了民族产品,而且搭乘‘一带一路’快车,阔步走向世界。”

甘肃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活力和竞争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

过去一年,125亿元、240个重点改造项目、23家企业入围……这组数字是甘肃省“三化”改造决心的注脚。

甘肃庆阳,惯称陇东。1970年,部署在这里的庆1井获得日产36.3吨的高产工业油流,拉开了长庆石油大会战的序幕。

甘肃长庆油田70%以上的储层属于世界级低渗透油气藏,一些区块被国外专家评估为没有开发价值的边际油田,常规技术无法实现经济有效的开发。面对“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现状,长庆油田技术人员专注于盆地地质演化、油气生成、储藏机理研究,快速掌握高效开发“三低”油气田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一系列工程利器。

2021年,甘肃长庆油田在庆阳的数万口油气井争先发力,生产油气当量突破1000万吨。截至目前,陇东油区已累计给国家贡献油气逾1.1亿吨。

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是产量、绿色、低碳、和谐的协同发展。一方面,甘肃长庆油田运用“丛式建井、井站合建、立体建站”方式,节约用地面积近60%,并筹划光伏、风能、地热等新能源布局,在陇东建成5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场,为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探索了道路。另一方面,从“地面”走上“云端”,甘肃长庆油田在产业变革中抓住机遇,积极推动数字化与工业化融合,集纳国内外上千项先进适用技术,建成我国第一个数字化油气田。

金川集团矿山井下打眼工作现场(央广网发 金川集团供图)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甘肃省“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部分。规划中提出,巩固发展新能源、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材料基地。

甘肃金昌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开采难度的不断加大,严峻的发展形势倒逼出新的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延链、补链,成为金昌及金川集团的现实选择。

营业收入2622亿元,同比增长5.81%;利税总额突破127亿元,同比增长111.61%;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地区;全国最大智能化镍成品包装整条生产线实现全自动生产……2021年,金川集团第三次上榜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位列336位,较前一年上升33个位次;在中国500强企业排行榜中,金川集团位列第94位。

“苦瘠”褪去“甘味”来

被称为“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如今,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路上越走越顺。曾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三区三州”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已是“苦瘠”褪去“甘味”来。

正在给育种花卉浇水的农户(央广网发 魏怡 摄)

“美丽经济”打开了临夏州的致富路。“这几年不只我们合作社,和政县还有很多像我们一样的合作社做起了花卉种植产业,别看我们临夏在西北,我们全县种植的500多亩紫斑牡丹、芍药和鲁冰花都已经‘服务’过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上千个公园和会展了。”朱旭成作为和政县城关镇张家庄村富农种苗专业合作社社长,很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临夏州和政县的“花花世界”。

为了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除了大力发展原有的农业,临夏州尝试以花为“媒”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现代花卉基地目标的要求,推进多个如临夏百益中荷国际鲜花港项目的建设。

2022年初春,记者来到甘肃华羚乳品集团,见到仓库中工作人员正在将收购来的“曲拉”分类进行放置。“曲拉”是藏语译音,指牦牛牛奶提取酥油后的副产品奶渣。集团总经理敏少华向我们介绍,在集团产业化的带动下,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云南省等涉藏地区的“曲拉”价格由最初每公斤1.2元上涨到最高时的每公斤53元,增长了44倍。同时,华羚乳品集团带动甘南州牧户2.95万户18万余人,吸收合作市佐盖曼玛镇、佐盖多玛乡、勒秀镇等贫困户为公司股民,牦牛乳、曲拉产业对农牧民群众户均年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牧民拿到收购“曲拉”后的资金(央广网发 华羚乳品集团供图)

曾经的“三区三州”因特色产业而脱贫致富。如今,在陇原大地上,还涌现出皋兰县什川镇长坡村、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陇西县首阳镇首阳村和瓜州县西湖乡西湖村等一批因中药材种植、加工、仓储以及特色农产品而尝到“甜头”的亿元村。

作为全国中药材市场的“晴雨表”,去年,陇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产量14.4万吨,加工环节实现产值60.5亿元,年交易额125.4亿元,产业对GDP的贡献率28.6%,安排就业5000多人,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约40%。中药材产业已成为陇西县乡村振兴的有力帮手。

“首阳镇以打造中药材特色小镇为目标,全面推动中药原材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饮片生产基地、仓储物流基地等建设,建设中药材产业园物流仓储重镇和道地药材全生产链强镇。首阳村作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更是通过中药材走出了致富路!”陇西县首阳镇首阳村党支部书记王友杏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第一抓手。2021年12月31日,北京“2021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甘味”位居榜首。

近年来,甘肃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和产地环境,发展现代丝路寒旱特色农业产业,在政府推进、部门联动、企业发力、社会促进下,“甘味”品牌三级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培育形成了省级“甘味”公用品牌、60个市县区域公用品牌、300个企业品牌。“甘味”品牌成为全国打造省级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典范,“厚道甘肃、地道甘味”的发展之路也越来越明晰。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旺泽介绍,农业是对自然环境依赖性最强的产业,甘肃省土地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58万亩,天然草地面积2.13亿亩,河西地区有1500万亩戈壁荒漠可开发用于设施农业建设。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推动寒旱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是甘肃省乡村振兴的必选题。

静宁苹果(央广网发 静宁果树果品研究所供图)

静宁县地处甘肃中部,年均温度、降雨量、日照时数、日照率等气候条件适宜,被农业农村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目前,静宁苹果品牌价值158.95亿元。从苗木繁育、种植、冷链物流、海外仓拓展,到果冻、益生菌、生化制品等精深加工生产,再到发展体验旅游、纸箱包装、文化创意、期货保险等多种业态,静宁苹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40亿元。

品牌价值高达53.39亿元的兰州百合,以晶莹白净如玉,肉质丰满细腻被很多人喜爱。2008年,为了更好地发展百合产业,甘肃爽口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该公司拥有经过出口备案的“兰州百合出口种植基地”,与此同时,他们在原有即食净片鲜百合、百合干等百合系列生产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继续研发百合软包装罐头、兰州百合NFC非浓缩还原汁等新产品,并逐步实施建成相应的生产线,提高兰州百合利用率和产品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2022年,兰州市还拟打造百合农业创意产业园,让百合的附加价值更上一层楼。

如今,甘肃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为主导、地方特色农产品为补充的产业新格局已经形成。2021年,甘肃省农业总量持续壮大,一产增加值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四,打造产业大县14个,产业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未来!趁着“十四五”的良好开局,甘肃踏上了新的征程,在厚植生态底色的基础上,走好“超车”之路,赓续前行。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夏凌云

统筹:陶玉德

记者:邸文炯 魏怡

编审:胡苗苗 郭东隅

视频:魏怡

编辑:邸文炯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