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甘肃图片新闻 > 正文

“1313”工程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2013-02-20 11:05   来源:兰州日报    打印本页   我要评论   关闭
    

  中广网兰州2月20日消息 2月19日,记者了解到,《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已“出炉”,确定我省将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为大平台,推动文化大省的建设,到2020年,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形成较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新高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已敲定

  我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将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发展华夏文明。其战略定位是: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把甘肃建设成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带动经济转型发展、推动现代文化创新的文化大省,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子。

  发展目标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要求,总体分两个阶段:2012—2015年为第一阶段。编制出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规划,启动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项目,到2015年,重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2016年—2020年为第二阶段。全面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项目,到2020年,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形成较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新高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313

  工程

  ”打造创新区建设

  那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究竟该如何建设?

  《方案》提出,按照国家关于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

  “一带”是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区”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是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把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之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与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相融合,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融合。并进一步加快甘肃文化“走出去”,扩大甘肃文化的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

  用优势特色文化建设“三区”

  我省将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构建以丝绸之路文化、始祖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的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格局。

  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以丝绸之路为轴线,以亚欧大陆桥甘肃段为腹地,充分挖掘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发挥沿线城市群落辐射带动作用,加大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力度,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为推动甘肃转型跨越、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核心地带。

  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实施国务院批复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推动陇东南四市融入其中,着重围绕始祖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道教文化、农耕和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民俗农耕文化展示、红色旅游、演艺会展、工艺美术品制造等产业,形成以天水为中心,以始祖文化为重点,以再现农耕和民俗文化为手段,以文化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支撑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体系。打造全球华人祭祖圣地天水、生态陇南、养生平凉、民俗庆阳以及红色南梁、周祖圣地、岐黄故里等特色文化品牌。

  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围绕敦煌文化、长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石窟文化、简牍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边塞军旅文化以及现代工业和科技文化等,以促进文化生态发展、保护文化形态多样性为重点,实施综合开发,整体推进,沿铁路、公路向周边辐射,以大型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为载体积聚人气,形成集遗产保护、景观旅游、事业服务、产业发展、产品交易、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文化展示研究基地和文化园区。

  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围绕黄河文化、彩陶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资源,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把兰州建设成为华夏文明的展示区、文化创意研发的核心区和文化创新拔尖人才的集聚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影视制作业、文化旅游业、出版业、发行业、印刷业、广告业、演艺业、会展业、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文化产业,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的高层次文化产业圈。

  “十三板块

  ”囊括方方面面

  “十三板块”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文物保护。开展各级文物调查,建立各类文物资源数据库。加大重要文物保护维修力度,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打造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示范性工程,实施以天水麦积山石窟、瓜州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群等为重点的石窟寺保护项目,并延展到全省其它石窟寺。加强对甘肃彩陶、临夏古生物化石以及武威白塔寺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实施重要古建筑保护项目,重点保护夏河拉卜楞寺、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鸠摩罗什寺、天水伏羲庙、永登鲁土司衙门等古建筑。加强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新品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强对高台骆驼城遗址及墓群、果园—新城墓群、张掖黑水国遗址、景泰永泰龟城等濒危田野文物和遗址的抢救性保护。强化文物安全防范设施,推进文物风险单位安防设施达标建设,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

  大遗址保护。加强长城保护,重点实施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设长城博物馆,全面展示长城文化。开展长城重点段落抢险加固工程,加大对阳关、玉门关等长城关隘的保护和维修力度。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做好甘肃段备选遗产点文物本体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相关工作。实施大地湾遗址、许三湾城及墓群、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及墓群、居延遗址(甘肃部分)的抢救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综合保护、利用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主要包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等文化艺术形态和样式。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花儿”、61项国家级和33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进行保护传承,培育良好文化生态,丰富文化的多样性。建设民俗文化村、民俗生态博物馆等,使民间民俗文化的基本形态、承载方式、核心内涵得到有效传承发展。对处于濒危状态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抢救保护,特别是对年事已高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重点保护,建立传习所,尽快培养接班人。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加快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加大保护工作的投入。重点加强天水、武威、张掖和敦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研究。在城市建设中融入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元素,使每个城市各具特色。重点保护宕昌哈达铺镇、榆中青城镇、金崖镇、永登连城镇、古浪大靖镇、秦安陇城镇、临潭新城镇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文县碧口镇、通渭县马营镇、华亭县安口镇、碌曲朗木寺镇、华池县南梁镇、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加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积极发扬培育优秀的传统村落,并将符合条件的村落推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好利用好乡村的优秀历史遗存。

  民族文化传承。深入开展民族交流交融史研究,挖掘民族团结互助史实,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建立甘肃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重点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和图书、报刊、影视的译制、出版、播出等工作。加强对少数民族特别是东乡、保安、裕固3个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完成文化资源保护项目的数字化、建档、修复等基础性保护工作。

  古籍整理出版。依托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60000多枚汉简进行整理研究。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进行保护和整理出版。对夏河拉卜楞寺、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所藏珍贵经卷和文献进行整理出版和科学保护。实施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影印出版工程和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出版工程。

  红色文化弘扬。重点加强对列入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的15个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历史文化保护挖掘和规划开发。依托会宁县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纪念馆、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古浪战役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榜罗镇红军长征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等,建立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丰富文化旅游内容,形成全省红色旅游资源与周边省份联接互动,打造红色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在高质量完成市级三馆建设的基础上,建设甘肃简牍博物馆、彩陶博物馆等一批特色专题博物馆。推进金昌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推动其他地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深化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以嘉峪关、金昌、武威为重点,开展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新模式探索试验。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和各文化单位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省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品牌打造。进一步加强始祖文化、先秦文化、农耕和民俗文化、民族宗教文化、五凉文化和敦煌学、简牍学、西夏学的研究。建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发展研究院、始祖文化研究院、简牍研究中心,五凉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打造敦煌文化论坛。依托优势文化和传统特色,建设一批民族团结示范县、文化艺术体育之乡。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推出文学、美术、音乐、书法和舞台艺术的精品佳作。深度开发《读者》品牌,促进读者出版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打造敦煌画派。拍摄一批全面反映甘肃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专题片、纪录片、动画片和影视片(剧),创作一批颂扬甘肃独特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及优美风光的通俗歌曲。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与建设文化大省紧密结合起来,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开发建设要依法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新型文化旅游产品。建设重点旅游城市文化功能区和精品特色文化县(区),营造旅游目的地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快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量身打造探险、体验和生态保护志愿者旅游产品,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建设汽车露营基地和营地,大力发展自驾旅游项目。提高旅游商品开发的文化创意水平,突出旅游饭店和餐饮主题文化特色,体现旅游经营服务的人文特质,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产业发展。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整体一盘棋、一市一特色、一园一重点的原则,总体规划、错位发展、形成规模、聚集优势。培育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步伐,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建设兰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面启动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园申报和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华夏始祖文化园、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工作。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有利于文化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培养和引进一批文化领军人才,特别是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整合教育资源,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亟需的专门人才。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完善人才流动、使用、激励等机制。

  节庆赛事会展举办。每年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每两年举办中国敦煌国际艺术周,举办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上述节会打造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艺术节会。办好伏羲公祭大典、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张芝奖”全国书法大展、中国民间艺术节、中国国际鼓文化艺术周、临夏中国民歌艺术节、西和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继续挖掘资源潜力,创新节会形式,提高节会品位,突出个性特色,办好各地已有文化节会。整合资源,提升规格,重点办好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甘肃段赛事、嘉峪关国际滑翔节、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甘肃敦煌站)、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等体育赛事。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和展览馆的作用,开展各种文化展览、展示活动。特派记者郭兰英

责编:岳菲菲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