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央广网首页  |  快讯  |  文史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甘肃快讯 > 正文

兰州新区打造向西开放战略高地 将严把项目关

2013-11-04 08:14  来源:西部商报我要评论 

  央广网兰州11月4日消息  昨日,由兰州市政府和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联合主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热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为丝绸之路上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打造向西开放战略平台建言献策。

  在论坛上,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说:“我们初步的想法是,充分发挥兰州新区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的功能,突出打造交流平台、体现新区定位、深化产业合作三个重点,围绕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有选择地确定实施一批关键项目和重点工作,形成向东承接产业转移、向西扩大外向交流的全新格局,力求把兰州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节点城市。”

  在政策沟通方面,兰州市将重点加快兰州新区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发展研究,争取国家协调支持对外交流和贸易通关便利化等政策措施,拓展深化与中西亚国家贸易、农业、工业、金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国际合作。在道路联通方面,重点是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兰渝铁路即将建成为契机,对接中亚西亚国家铁路主干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宽轨铁路从阿拉山口引入兰州新区,加快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及物流中心建设,争取将兰州纳入“渝新欧”国际铁路货运大通道运输体系。在贸易畅通方面,重点是依托交通基础和通道优势,争取设立综合保税区和国际港务区,构建中国—中西亚综合类大宗商品出口生产加工、中转交易虚拟平台,加快民族特需用品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拓展中西亚国家市场。在货币流通方面,重点是研究设立中国—中西亚基础建设投资区域合作基金会,争取国家支持兰州新区新设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从国际视野和更大范围加大对兰州新区的信贷投入。在民心相通方面,重点是争取在兰州设立上海合作组织代表处,邀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设立领事馆和商务机构,缔结一批友好城市,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整体考虑中,近期兰州市政府正在推动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昨天举办的论坛活动就是近期重点工作之一。此外兰州市还在抓紧开展九项工作:一是立足兰州新区向西开放的平台功能,争取国家批复设立综合保税区。二是以保税中心为核心功能,争取在兰州市西固区设立国际港务区,拓宽兰州物流集散和通道功能。三是积极借鉴欧亚经济论坛、亚欧博览会、中阿博览会等办会经验,争取将兰洽会打造成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国家的开放平台。四是依托在兰高等院校的专业学科优势,争取国家中西亚留学生资助教育项目在兰州布点,吸引中西亚国家学生来兰就读。五是争取国家支持批准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兰州代表处。六是邀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兰州设立领事馆,开展签证办理、商务文化交流等业务。七是争取将阿拉山口宽轨铁路引入兰州新区,构建新的交通运输黄金通道。八是争取将兰州机场升级为国际客运货运机场,开辟兰州至中亚五国重点城市的直飞航线。九是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西进工程,面向中西亚国家全面开放旅游设施,打造一批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

  专家建言

  严把项目关 别让新区成“老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 侯永志

  加快兰州新区的建设,最关键的是培育、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是增长极形成和不断壮大的根本所系。没有产业的发展,增长极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做好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布局。兰州新区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土地空间较大,但是这不意味着可以粗放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的稀缺性将越来越强,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这就需要有选择地引进企业和产业,绝不能引进那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项目。否则一旦新区被一些低质量的项目占据,新区也就成为“老区”了!做好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布局,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规律,要看清楚全球技术进步的方向和产业发展及其结构演进的趋势,要结合兰州新区生产要素的综合优势,要在面向全球市场的同时,密切关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市场需求变化的动向。

  抓住机遇 从四个方面突破提升开放功能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 顾学明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兰州而言,抓住机遇主动参与到共同建设中来,机不可失,责无旁贷。兰州要做的首先是要加快提升开放功能,积极推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进程,搭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各种对外开放平台,加大开放力度,改善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快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和优质资本入驻兰州,引进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的投资项目,扩大开放规模、提高开放质量。其次是要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第三是要创新国际合作模式,四是要依托物流通道打造产业集聚区。

  “四两拨千斤” 拉动资金跟进合力助推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研所所长  贾康

  兰州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国家对兰州及兰州新区的发展已给出了明确定位,特别是要求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对此需要各方协同努力、通盘谋划、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财政对于打造这一重要平台应当给予积极的支持,并大力创新支持机制。第一,需要按照把兰州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节点及国家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的客观要求,投入必要财力支持规划的付诸实施和相关项目顺利竣工运行。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要注重机制创新,以公私合作伙伴机制(PPP)的一系列具体形式(如BOT、TOT等),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拉动民间资本、社会资金跟进,形成合力与较高绩效。第二,亟应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兰州新区产业开发和产业合作的客观需要出发,以专项资金和规范的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支持经济增长点的打造、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合作的推进。

  必须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和机制去解决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 李义平

  推动兰州新区的发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振兴,不仅是一个工程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体制、机制和思维方式转换的问题,对于兰州而言,后者的意义更为重要。必须重新认识区位优势问题,当今的区位优势已经远不是什么位置优越和交通便利等传统优势,而是一个地区的开发、公平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兰州新区的发展和丝绸之路的振兴,必须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和机制去解决问题,必须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政府可以寻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搞好基础建设,在此基础上创造商业氛围,发展民营经济,其他的完全可以由市场去做。应当说这是中国改革的方向,也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

  不仅要“走起来” 还要让人“待得住”“过得好”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央视评论员  杨禹

  古时丝绸之路强调的是“走起来”,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要让人与物“走起来”,还要让人“待得住”“过得好”。所以,给这条经济带赋予更多改革含量,极为必要。因为,更深入的改革,不仅能提高人与物的流动效率,还能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并改变整个经济带的社会发展程度。

  兰州新区正在聚集先进产业。这一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能否充分体现“新”字,不在于城有多大,而关键看相关的改革动作是否到位,看它是否能高效地利用土地,是否能把城镇发展的优质资源主要用在“人”的身上,是否能让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相互有效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恰逢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国内相关地区要投入的,不再只是传统的土地、能源、货币和人力,还要投入改革要素,让这里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场、排头兵。这既需要国家从推进改革的层面赋予新的要求,也需要这一经济带内的人们,锐意改革,用新思维新方式来推动发展,而不是走那些或许驾轻就熟、但缺少改革含量的老路。(首席记者 丁炜娜)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岳菲菲

猜你喜欢

央广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