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甘肃分网 > 甘肃新闻 > 记者观察

央广网

雷锋故事:是他,把雷锋选送进了部队

2015-10-08 10:37:00 来源:兰州晚报

  挖掘雷锋和当代雷锋故事之一:

  是他,把雷锋选送进了部队

  甘肃籍老红军余新元 戎马一生写传奇

 

记者和余新元老人合影留念

 

 

余新元老人在向采访团成员告别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央广网兰州10月8日消息  为了进一步推动甘肃省学雷锋活动,近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雷锋精神研究会组织包括本报在内的11家媒体,专程赴北京、辽宁,采访全国学雷锋活动的先进典型人物,包括甘肃籍老红军、当年送雷锋入伍的余新元,雷锋当年的战友乔安山和工友易秀珍,北京学雷锋带头人冷宽将军、田永清将军、陶克将军等,挖掘雷锋和当代雷锋的故事。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相关稿件,以飨读者。

  他,今年93岁,甘肃籍抗战老兵,一生写满传奇:参加过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参加了击毙日寇中将阿部规秀的黄土岭之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为他治过伤;新中国成立后,亲手将雷锋、“当代雷锋”郭明义选送进了军营;离休后,几十年如一日践行和传播雷锋精神,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今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第一个出现在央视直播画面中的“敬礼老兵”……他就是余新元,辽宁省军区鞍山军分区原副政委,现鞍山军分区干休所正师职离休干部。近日,本报记者跟随甘肃媒体采访团远赴2000多公里以外的鞍山市,探访慰问老红军余新元。首席记者郭兰英文/图

  “我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人最多的国家”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在鞍山,一座普通的旧式平房里,还没有进门,记者就听到屋里播放着激情澎湃的雷锋歌曲。

  落座后,当记者说明采访意图时,老人情绪激动,并振臂高呼:“感谢!感谢!再感谢!感谢家乡人民,家乡人民万岁!”

  “我们代表家乡人民向您及您全家表示亲切的慰问,并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此行采访团团长李小舟向余老宣读了省委宣传部、甘肃省雷锋精神研究会和静宁县委县政府的一封慰问信。

  “从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您曾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大小500多次战役,为中华民族树起了一座座丰碑,做出了突出贡献,家乡人民向您致敬。”信读到这里时,被余老打断了。他说:“别这样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们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为中国人民做出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做的贡献,不能这样夸张。你们应该把对我的关爱和这些话转送给抗战中牺牲流血的英烈们。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死伤3500万人,其中牺牲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有2500万人。你们要记住,我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人最多的国家,一定要记住这段历史!”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戎马一生写满传奇

  老人的记忆被拉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

  余新元13岁就给地主放羊,受尽了欺压。1936年10月,余新元在静宁县界石铺镇迎来了中国工农红军。当他听到毛主席演讲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这句话,便义无反顾地赶着地主家的200只羊加入了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余新元参加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狼牙山反扫荡战斗、热河战斗等战役、战斗500多次,几十次光荣负伤,其中重伤七次,被授予“战斗模范”荣誉称号。

  1939年,日军对晋察冀军区进行冬季大扫荡。余新元所在团连续打退了敌人17次冲锋,这次战斗中,余新元的左腿被日军机枪打成了“马蜂窝”,所幸,白求恩医生刚巧到余新元所在部队的医疗点巡诊,得知此事后亲自主刀,经过几个小时抢救才保住了余新元的左腿。辽沈战役时,余新元右脚被机枪打得血肉模糊,依然冲锋不止,就是这一仗,他失去半个脚掌,至今仍靠假肢行走。

  帮“两代”雷锋圆了参军梦

  解放后,在鞍山军分区做政治工作期间,余新元慧眼识人,先后推荐雷锋和郭明义入伍,为部队输送了优秀人才。

  1959年11月,雷锋因为身高、体重不符合条件,一心想参军但被拒绝了。他反复找当时正在辽阳市兵役局任政委的余新元,坚决要求参军。雷锋白天在兵役局帮着打杂,晚上就住在余新元家,最终,是余新元帮雷锋圆了参军梦。

  1960年1月8日,是送雷锋参军的日子。余新元和爱人田儒文赶往车站,把20个鸡蛋和背心、毛巾、香皂等日常用品塞到了雷锋的挎包里,摸着雷锋的头说:“到了部队要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做一个好战士。”握着余新元的双手,孤儿雷锋动情地说:“余叔叔,我要走了,我也没什么送你的,我就叫您一声‘爸爸’吧!”余新元说:“别,这样不好……”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牺牲,老两口抱头痛哭。17年后,又是余新元,亲手把“当代雷锋”郭明义送进军营。

  “让雷锋精神在甘肃大地生根开花”

  “今天你们来,我非常高兴、激动。家乡是一个贫困省,是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多是丘陵,地薄、天旱、产量不高,要想提前进入小康社会困难仍很多。现在许多人天天喊小康,其实啥也不干。我说驻村干部完不成扶贫任务,就不要让他们回来,完不成小康,就不是好党员。”余老说。

  “甘肃正在搞扶贫攻坚,30多万名干部联村联户,要求贫困村贫困户不脱贫,干部不脱勾。”李小舟介绍。随后,余老在一本雷锋相册上认真写下一句话:“赠给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让雷锋精神在甘肃大地生根开花。”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年月日。“这本相册上,有雷锋全部的照片,送给你们,希望宣传部门和记者们能带个好头,树个样子。如果我还健在的话,我就听甘肃学雷锋方面的消息。”

  采访手记:给人温暖与力量的老人

  93岁的余老思维非常清晰,“我是甘肃人,要继续为甘肃人民争光,为家乡人民做事、做贡献。”老人铿锵有力的话语,让人感到了一种温暖和力量。

  采访中,鞍山军分区干休所政委一再提醒注意把握时间,医务人员专门为余老把了脉。但是,余老却坚持说:“没关系,我还可以再谈、再聊的”。

  由于余老身体不是很好,原本约定只谈40分钟,但是很快一个小时就过去了。离别时,余老坚持要送我们,并且特意换上了参加阅兵式的八路军军服。就这样,余老从屋子里,一直送我们到院子里。在院子里,余老与大家合影留念。之后一一握手道别。等我们走出了院门,回头再看时,余老站的笔直,敬了一个很标准的军礼。那一刻,记者们在感动之余,瞬间将“长枪短炮”再次聚焦这位老人。

编辑:张磊磊

关键词:余新元,部队,抗战老兵,雷锋故事,雷锋的故事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