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记者观察

大堡子山秦公墓:犹见秦风遗韵
2011-12-01 15:05   来源:兰州晨报    打印本页 关闭
    
 

  大堡子山秦公墓遗址。

大堡子山秦公墓:犹见秦风遗韵

  中广网兰州12月1日消息 2011年11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连续两天播出纪录电影《寻秦》。纪录片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在距礼县县城15公里的大堡子山发现了两座千年古墓,从而解开了秦西垂陵园所在地之谜。影片播出后,引起多方关注。

  秦西垂陵园经抢救性发掘,保留下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为研究秦人早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只是那些损坏和流失的先秦文物,仍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心中的遗憾……

  秦西垂陵区

  “这是乐器坑,当时从这里出土编钟一套、编磬一套。周边有四个人祭坑,这个是坑一,里面有骨架两具,西边是成人的,东边是儿童的,其他几个坑里情况也差不多……”

  礼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独小川站在祭祀坑遗址前,正在向前来实地考察的中科院原研究员闵琦介绍基本情况。

  2006年发掘的祭祀坑,发现的主要遗迹有人祭坑4座、灰坑6个、乐器坑1座。人祭坑里有中年男女尸骨各一具,还有童男、童女的祭祀骨架,专家称这非常符合秦人的历史特征,可能是用于祭祀地神。乐器坑内南侧为镈钟与钟架,北侧为石磬与磬架。在钟架的一侧还发现了一组石磬,石磬的上方是磬架。这套编钟保存得非常完好,出土后仍然可以发出清脆悦耳的美妙音响。

  此次考古发现引起了重大关注,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距祭祀坑20多米,有两座秦公大墓,其中一座目字形大墓全长115米,一座中字形大墓全长88米,规模之大,令考古学家叹为观止。

  “秦人气势宏大,墓葬也崇尚壮观,这可能与秦人的贵族身份有关,他们从没有把自己当成平民,他们的性格可能也是由家族的深厚底蕴孕育出来的。”独小川侃侃而谈。

  纪录片《寻秦》中提到:礼县秦公大墓应该是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秦公墓葬,比陕西省凤翔发现的秦景公一号大墓还早20多年,在已发现的诸侯国国君墓葬中规模也是首屈一指的,甚至比中原强国晋国国君的墓葬还大12000多平方米。

  可惜1994年抢救性发掘时,已经遭遇过拉网式的疯狂盗掘,具体情状几不可考。但从后来的专家学者及有识之士的辗转追索中,对于墓葬中的文物之盛,仍可略见一斑。

  法国巴黎的集美博物馆中的鸱枭、金虎等黄金饰品,藏于美国纽约的秦公壶,日本有铭文的秦子钟;上海博物馆的有识之士从比利时的古董商手中买回了一对秦公壶,马承源从香港收购回来的秦公鼎、簋……

  秦公墓的出土文物遍布世界各地,那些流落国内外的尚未知晓的珍贵文物,更是不计其数。

  礼县文物局局长马世峰说,因大堡子山秦公墓是在盗墓中意外发现的,文物大都损毁或流失,文物部门的收藏多来源于与大堡子山相隔约3公里的圆顶山的秦贵族墓。原礼县博物馆陈列的一套秦编钟,虽比湖北的曾侯乙编钟体格小,却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套9件一体的秦青铜编钟。还有一辆微型青铜四轮车,造型极其精巧,车厢顶部的四角上有4只站立的小鸟,转动时,车厢盖即可锁住或打开,这种独特的造型和机关设计在中国文物中也属首见。

  礼县博物馆副研究员张奎杰曾感慨,秦贵族墓的规模和级别远远不及秦公墓,却出土了如此多的稀世文物,可见秦公墓中埋藏了更为珍贵且数量惊人的瑰宝。

  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及其墓群位于县城以东13公里处,东起永兴乡爷迟村,西至永坪乡赵坪村,东西6公里,南北3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包括大堡子山城址、大堡子山秦公陵区、圆顶山秦贵族墓葬区等。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李学勤在《甘肃考古文化丛书》总序中写道:“中国历史文化早期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和谜团恐怕都不得不求解于甘肃。”

  “西垂宫”是秦人东迁前建立的第一都邑,是秦人、秦文化的发祥地和根基所在。西垂陵区的发现,无疑在考古界及秦文化研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揭开神秘面纱

  《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于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

  这里所言的犬丘,即西犬丘,亦即西垂。

  礼县原先秦暨三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建荣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为“附庸”,“邑之秦”,为周王室牧马,“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秦先祖在西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襄公始国,文公“嬴邑之”,秦人在西垂故地苦心经营,为后世的丰功伟绩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文公曾在汧渭之会有“昔周邑我先秦瀛于此,后卒获为诸侯”句,为西垂的所在地限定了大概范围,但西垂宫具体所在,仍是扑朔迷离。

  “早有专家学者研究证实,秦人有四大陵区。雍城陵园、芷阳陵园和始皇陵园均相继在陕西发现,然而关于秦人第一陵园西垂陵园的所在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陈建荣说。

  “《汉书·地理志》载:‘西,《禹贡》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莽曰西治’,这里所说的‘西汉’,就是发源于嶓冢山西麓的西汉水,也是判断西垂所在地的重要依据。大堡子山就在西汉水附近。”陈建荣说。

  但这些仍不足以完全佐证礼县即为西垂陵园之所在。直至大堡子山遗址及其墓葬群的发现,才逐步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

  陈建荣说,近代对秦西垂文化的研究始于秦公簋的发现。1919年,礼县红河乡一放羊娃发现了后来驰名中外的秦公簋,因当地素有“死铁烂铜,拿回家死人”的说法,便没有将它拿回家,后当做废铜卖给了附近的“聚源当”。因有长铭文,被关中一名张姓古董商收去带至兰州,流传至兰州南关商肆,在厨中盛残浆。后有识者发现,以高价收购,多方流转。1923年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北京见到此物,为其撰写《秦公敦跋》(当时称簋为“敦”),秦公簋始引起广泛注意。秦公簋的出土证明礼县是秦人早期的重要都邑。

  陈建荣回忆说,早在1987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配合北大考古调查队就曾发现甘谷县毛家坪、天水董家坪遗址,其上限可追溯到西周早期,至迟在商末。挖掘成果与《史记·秦本纪》关于商末秦祖“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的记载相吻合,但仍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西垂具体之所在。直至1993年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的发现,为寻找西垂古邑的确切地理位置带来曙光。

  大堡子山原名万紫山,清同治年间,当地百姓为抵御动乱于山上筑堡得名。一直以来,人们在山间开垦梯田,种植作物,并没有觉得此山有什么不同。

  秦公墓的发现完全出于意外。

  上世纪90年代初,大堡子山附近农人在挖土方时掘出几块古生物化石,有人认为是中医药所说的“龙骨”,可以卖钱,在当地引发了一场“挖龙骨”的热潮。消息传开,盗墓分子纷至沓来,一时间大堡子山满目疮痍,盗洞遍布。

  礼县原先秦暨三国文化研究会的马建营回忆,1993年春,他在盐官镇汽车站附近就餐时,曾听邻桌私下议论:“大堡子山有大墓哩,十几米深,探墓的人用铁铲打到底,将金片子和玉鱼都打了上来,墓底全是金玉铺地。”

  “当时许多人对文物没什么概念,挖到青铜器金玉器之类的东西就卖给外来的古董贩子,对于他们认为不值钱的陶器、石磐什么的就丢弃了。”知情者摇头叹息。

  马建营说,秦西垂陵园大墓至迟在1993年开始就遭到猖狂挖掘。当时遗址上还种着小麦,大规模的盗掘是在夏收后进行的,到七八月份,数百人聚集一起已是屡见不鲜,山上甚至摆起了小吃饮食摊位。公安部门屡禁不绝,现有案可查的盗窃贩卖文物案件就有多起,盗墓分子甚至组成“工队”,彼此之间为争抢地盘时有械斗。

  拉网式的盗掘给秦公墓造成了巨大破坏,终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1994年3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礼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进驻大堡子山,对秦公墓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因当时墓葬已毁损严重,挖掘成果不大,连祭祀坑也被考古团队遗漏。

  由于散落各地的大堡子山青铜器铭文中多有“秦公”、“秦子”、“西”,专家学者初步认定,大堡子山可能是秦人早期一处陵园。

  2002年3月,大量毁碎文物被借助高科技成功修复,有关专家据此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断定:礼县大堡子山墓就是秦人西垂陵园,秦始皇“老家”“西犬丘”,应该距西垂陵园不远。

  陈建荣介绍,2004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考古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五家单位组成联合课题组,启动早期秦文化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重点放在礼县西汉水上游地区。这次考古收获颇丰,发现秦人遗址38所,寺洼文化遗址22所。

  考古学家认为寺洼文化应该属于西戎文化遗存,从出土实物分析,当时居住于西汉水上游地区的寺洼文化创造者就是与“在西戎保西垂”的秦人经年战事不休、厮杀不止、发生过许许多多纠葛的“西戎”民族。秦人第一陵园“西垂陵区”和“西犬丘”两大千古之谜被解开。

  2006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发掘队将重点转移到大堡子山遗址,经过细致入微的勘查,祭祀坑“重见天日”。

  秦风遗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名句。《毛诗序》认为此诗是用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今人多认为其解牵强附会,此诗实为情诗。但以此解证《蒹葭》作于襄公时期,大概不谬。

  礼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旭东说,襄公始国于西垂,大概可推测《秦风·蒹葭》作于此地。“蒹葭”即为芦子,秦源至今有叫芦子滩、芦子湾、芦子坡的村庄及地名。芦苇在当地多有生长,是养马的上好材料,也可与非子牧马相佐证。

  深谙礼县文化的张亦非说,盐官镇现仍保留着煮盐的古老工艺。盐在秦的兴起和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秦先祖非子善养马,而受周王室封赏,嬴秦由此起步。非子牧马除了喂养得法外,也应归功于让马饮卤水,长得膘肥体健。明世宗嘉靖年间,曾重修盐井,刻《重修盐井碑记》,其中有“井之源流,肇自后周”句(此后周即东周),近年在西安近郊出土的秦封泥“西盐”,便是战国或秦代秦人在此地设有官盐的实证。盐是秦经济的主要来源。秦人用盐换取了大量的外界资源,为其发展赢得了广阔空间。此后,煮盐继续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民国时期年产井盐最多时达40多万斤。“后来,制盐工艺发达,老法煮盐成本太高,不划算,也就基本没人做了。”张亦非说。

  1992年,盐官镇重修了盐井和盐神庙。当地人笃信“盐婆婆”可以保平安,加之其隐于龙王殿后,故香火还算旺盛。

  礼县红河流域过年时仍有“迎喜神”的民俗。每年大年初一早上,各家各户都将精心“打扮”的牲口聚集到村头,再根据干支五行,用奇门遁甲推算出喜神所在方位,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焚香敬神,年轻人敲锣打鼓地将牲畜沿喜神方向送出村子,然后绕到河边饮水。相传即为早期秦人重鬼神的习俗之遗存。

  西汉水流域至今重葬,也与秦人遗俗渊源有关。

责编:岳菲菲中国广播网

相关新闻

高清组图

更多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