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甘肃分网

首页 | 中央台记者看甘肃 | 甘肃要闻

 首页 > 甘肃分网 > 记者观察

“酿酒图”:被误读的敦煌壁画?

2011-01-13 15:09   来源:兰州晨报    打印本页 关闭

    

  榆林石窟。资料图片

  打击乐器:方响

  榆林窟3号窟《酿酒图》左侧。

  榆林窟3号窟《酿酒图》右侧。

  中广网兰州1月13日消息 “52年前,榆林石窟3号窟中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猜测为‘酿酒图’的局部壁画,很可能是个误解!”

  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研究和传播,“酿酒图”从最初的“猜想”逐渐演变成了“定论”。这次,敦煌科技史研究学者王进玉的“爆炸性”观点,或将丰富并严谨梳理敦煌文化体系的研究。

  《蒸馏酿酒图》

  2011年1月8日,瓜州县城。小雪。

  沿途随处可见巨大的风力发电机风叶在凛冽的寒风中缓缓转动,一丛丛褐色的骆驼刺散布在茫茫戈壁上,延伸到黯淡的天际。县城公路两侧的白色路灯也设计成风力发电机设施的形状,一块“让世界随风舞动”的巨大宣传板醒目地耸立在公路尽头。

  穿过瓜州县城,向西南方向行进,穿过小镇、村落和无尽的戈壁荒滩,碎石和积雪布满了蜿蜒狭窄的道路。随着山势缓缓上升,雪花纷纷扬扬越来越大。行驶80公里后到了深山中的一处谷地,踏实河奔流的喧哗在深谷间激起回响。两岸数十米高的崖体上,布满了古代的洞窟。

  这里就是榆林石窟。

  每年的5月至10月是榆林石窟向游人开放的时间。现在,空旷的石窟区见不到一个人影,通往崖壁洞窟的水泥栈道入口处,大门紧锁。

  榆林石窟因其营建历史、建筑样式、彩塑和壁画的题材、内容与艺术手法同敦煌莫高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敦煌学学者张伯元认为:“西夏治政瓜州后,在榆林窟开凿妆绘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洞窟壁画,3号窟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窟。”

  1月初,一则敦煌学学者质疑已成“定论”达52年的“酿酒图”是误读的新闻,将榆林石窟中绘有《蒸馏酿酒图》的3号窟再次推到世人面前。

  当榆林石窟管理员推开3号窟的大门,从拱形的入口进入幽暗的洞窟内,两侧是一米多高的防止人为触摸的玻璃屏风,正中大佛眼皮微睁,神态安详,泥塑的棱角之处已斑驳脱落。四周的壁画呈冷色调,图案大多对称工整。画作的笔锋纤细,功力深厚。

  用于照明的手电筒清冷的白光刺穿洞中浓重的黑暗,仿佛一柄利剑不经意划破历史幕帘厚重的一角,神秘斑斓的辉煌由此跳脱出来。沉寂的洞窟中的一切都在瞬间苏醒,色彩流淌,飞天娉婷婀娜,金戈铁马车轮滚滚,神态多变而鲜活的神祇,抖动的眉眼,弯曲的虬髯,纤细若素的玉手在空中挥动……一场盛大的法事从疮痍的墙壁上开始,穿过重重雾霭,展现在来客的面前……

  “酿酒图”是所在的巨幅壁画《千手观音经变》中的局部,在3号窟中高及窟顶,下至地面。图中画有一五层结构的梯形灶台,下宽上窄,灶台下的炉膛内柴禾堆垒,火焰熊熊,仿佛能听到哔哔剥剥的响声。一位长衫及地的女子端坐炉膛前方,望着炉火,双腮鼓动翕合吹火;一身着长衫、佩戴头饰的女子身体前倾,一手扶炉台、一手持钵,嘴微张,在与呈坐姿的女子交谈。灶台旁置有水桶、壶等容器。

  1953年,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察榆林石窟,在3号窟发现了《西游记》中玄奘取经故事的壁画和局部绘有“蒸馏法酿酒”的《千手观音经变》图,敦煌学研究学者将其临摹了下来。

  四年后的1957年,由敦煌文物研究所编辑出版的敦煌艺术画库《榆林窟》中最早介绍了“酿酒图”。相关图版说明在介绍该图时说:“酿酒在我国发展很早,文献中多有记载,但形象地显示这一工业生产情况的艺术品确是很难得的。”

  “榆林窟3号窟中‘酿酒图’属西夏时期的壁画,这幅局部壁画资料的提出和公布,在当时引起了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的兴趣。”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和科技史研究专家王进玉说。1959年,根据《榆林窟》所刊图片,李约瑟最早推测它可能是“蒸馏酒图”,并将其推测的观点收录在其1980年出版的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史》中。

  “在随后的相关研究中,从事古代科技史研究的一些中国学者接受了李约瑟的这一猜测观点,并进行了肯定,甚至有研究者推断出‘西夏党项族人民当时就已经会使用蒸馏器酿制蒸馏酒了’。”王进玉说。与此相佐证的是一本2000年出版的《敦煌石窟知识辞典》中,在对“酿酒”一词解释时认为:“此画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蒸馏酿酒图。”由李学勤先生担任名誉主编的《中国通史图说》丛书的《隋唐五代十国卷》一书中,“酿酒生产图”选用的就是榆林石窟3号窟壁画左侧的“酿酒图”。书中说:“中国利用谷物酿酒可上溯至商周,唐宋时酿酒器物、设备已有较高水平,并可酿制蒸馏酒。图为榆林窟西夏第三窟东壁《千手观音经变》中酿酒生产的图像,反映了古代酿酒生产的基本器物及工序,灶上覆叠的方形器物系酿造高浓度烧酒的蒸馏器。”

  为拍摄历史文化巨片《人类的敦煌》,由冯骥才编著的电视片文学本《人类的敦煌》得以出版、重印和再版,在第九集“时光倒流一千年”中描述了这样的情节:《千手观音经变》中,有表现观音的法力无边。那么,民间画工就把各种民间绝技、新奇工具、科技发明一股脑地搬到观音的手上。这幅“酿酒图”证实了一个了不起的事实:世界最早的制造高浓度烧酒的蒸馏器的图像,就在这个千手观音其中一只手上。

  半个世纪的“误解”

  “52年前,榆林石窟3号窟中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猜测为‘酿酒图’的局部壁画,很可能是个误解!”

  2011年1月9日下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和科技史研究专家王进玉对记者说。他手里是几幅打印的榆林石窟3号窟著名壁画《千手观音经变》的整体和局部照片,上面用铅笔标满了分析的字句。

  通过王进玉手中的打印照片可以看到,整幅《千手观音经变》中几乎是包罗万象。画面左右对称,图中有打铁、酿造、耕作、踏碓等各种劳动工具;还有卧牛、马、象、麒麟、幢幡、杂耍等各种法器,总共有50多种形象。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画面左右两侧的形象几乎完全相同。

  “过去人们把这幅图判断为‘酿酒图’的主要依据可能是把灶台上的方形器判断为‘蒸酒器具’;把地上的壶认为是‘酒壶’,把持钵的人认为是在‘品酒’。发现‘酿酒图’的问题还是缘于工作中的一个爱好。”王进玉说。

  上世纪80年代初,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的王进玉来到敦煌从事壁画修复和保护工作,“当时干这个的一共4个人,从事修复壁画的算我在内一共两个人。”每天研究壁画颜料的化学元素,他可以每天近距离接触壁画,在工作之余,王进玉开始注意壁画中的人物和形象,每天辗转于多个洞窟中进行比较分析。“我把同类形象分布于哪些洞窟的哪幅壁画中都做了分门别类的统计。”王进玉将他即将出版的书稿拿出来,可以看到,小至一个小器物分布在哪些壁画中的何处方位,都有细致的标注。

  经过了20余年零散式的整理,王进玉陆续对敦煌文化研究中100多处文献和结论产生质疑。2000年以来在承担《敦煌石窟专题研究》分项课题《敦煌学和科技史》时,王进玉对榆林窟“酿酒图”的相关研究作了系统梳理,并对原壁画进行了反复研究,他最后得出“蒸馏酒图”从猜想到定论是一个误解。“在德国和法国做学术交流的时候,我也选取了一些有趣味性的案例进行讲解,也取得了外国专家的认可,‘酿酒图’就是其中典型案例之一 。”仔细观察榆林窟西夏3号窟的《千手观音经变》壁画可以看到,经变的左右两侧对称绘有两幅“酿酒图”的局部稍有差别:其一,灶台方形器物上烟囱的形状有所不同;其二,左侧烟囱有“烟”,右侧烟囱没“烟”。

  “李约瑟当年之所以猜想是‘蒸馏酒图’,是因为没有看到榆林窟壁画的全部。”王进玉说,“当时资料很少,李约瑟的猜测也是基于一幅临摹的局部图案,是右侧没冒烟的那幅临摹品,而且他的原话观点很模糊,没有判定它是‘酿酒图’。在这幅壁画中,所有的单幅形象图案都是左右对称的两幅,唯有‘酿酒图’方形器上面烟的画面不同,一幅有烟一幅没有,经过我的仔细比较,这是《千手观音经变》中唯一的左右不同图案的形象。”

  “通过一系列的比较研究,我认为:灶台上的方形器不是‘蒸酒器具’,而是一个‘组合式双层蒸笼’。上面冒的不是‘烟’,而是‘汽’。最关键的是,在这幅壁画中根本没有李约瑟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发现在右边有一个连接冷却桶的侧管’,因为这个侧管是判断其是否为‘酿酒图’的主要依据。”王进玉说,“当年被李约瑟作为分析资料的临摹图中,一个类似盛水容器的方形器物也误导了李约瑟产生‘酿酒图’的判断。这个长方形器物类似鼎,但却不是鼎,而是一种叫‘方响’的打击乐器。另外,将榆林窟3号窟‘酿酒图’判断为‘蒸馏酒图’无法立论的话,即便认为它是普通的‘酿酒图’也显证据不足。因为蒸馏酿酒甚至普通酿酒的过程都需要很复杂的技术和设备,无法通过壁画中如此简单的灶台工具来实现,也许这两幅图本身纯粹就是绘制的过程中画师造成的‘错图’。所以,在没有合理论据支撑下,不能推测出它是‘酿酒图’,对榆林窟3号窟‘酿酒图’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厨房内加工和制作食物的一个普通场景而已。”

  “质疑”即将付梓

  “这次提出‘酿酒图’的质疑只是我多年关于敦煌古代科技史研究中的一部分。”王进玉说,“近年来,很多关于敦煌文化的研究中急功近利,甚至人云亦云,严谨度不够,出现了一些谬误,对这些谬误的梳理和再研究,会丰富并严谨梳理敦煌文化体系的研究。”

  相较于世人皆知的敦煌莫高窟而言,对隐匿在瓜州深山中的榆林石窟的研究和保护稍显薄弱。

  “虽然规模和价值比莫高窟逊色一些,但榆林石窟艺术并不是莫高窟的翻版,有很多自己的特色,比如洞窟形制上,有完整的前室和长甬道,主室壁上画出12根排柱支撑窟顶宝帐的窟室样式,都是莫高窟所没有的。”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说:“榆林石窟的壁画在艺术风格上的多样化和艺术美的创造上,一些作品超过了莫高窟,如西夏的线描和水墨山水;特别是唐代吐蕃时期的第25窟壁画,人物造型简练,用线纯熟、有力,色彩明丽朴素,保存的完好程度更是莫高窟同时期壁画难以比拟的。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意义就是对‘酿酒图’质疑等关于壁画内容本身的研究,可以窥伺壁画创作时代的社会风情,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

  2011年1月9日下午4时,王进玉坐在可以遥望莫高窟的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所的办公室里,最后一次校阅即将付梓的书稿。关于“酿酒图”的质疑随同其他100余篇研究文章收录在60多万字的《敦煌学和科技史》中。

  淡季的莫高窟景区见不到一个游人,班车司机在终点站打着瞌睡。远远地,穿凿在赤褐色峭壁上的洞窟披着连绵的黄沙,阳光刺眼,北风呼啸。

  在100公里外的深山中的榆林石窟积雪未消。回首千年的西行之路,在峭壁、枯枝之间,似乎弥漫着壁画中袅袅的炊烟,隐隐响着柴禾燃烧的哔剥声……

  穿越了52年历史的迷雾,那一小块壁画上绘制的无论是“酿酒图”还是“普通做饭场景”,它都如既往千年一样,紧锁在洞窟无尽的黑暗里。

  一同被紧锁的,还有无法确凿解开的答案。

  记者 郑志成

责编:岳菲菲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