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在线收听
中国之声 经济之声
音乐之声 都市之声
华夏普通 华夏双语
民族之声 文艺之声
中华之声 神州之声
电子杂志 更多>>
第04期
本期热点:玉龙雪山 高原姑苏:丽江古城 情死之地:云衫坪
日期:2008-6
第04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记者观察
九曲安澜 兰州铁桥沧桑百年
中广网    2009-08-25

    也就在这一年的1月29日这一天,芬兰人马达汉以探险家的身份骑着马进了兰州城,穿过一座雄伟的城门,走在铺着巨大石板的马路上,听到马蹄嗒嗒声响并穿过挤满行人和车辆的街市,马达汉心情十分舒畅……一路走马观花的马达汉被黄河边的一幅景象所吸引,并用手中的照相机拍下了这幅场面:苍凉的土地上,黄河南岸是组装完成的两个沉箱,沉箱的高度将近3米,一些在沉箱边忙碌着、戴黑毡帽的人显然是来自天津、上海等地的技工,而头上扣着瓜皮小帽的则是甘肃当地人。远处牵着毛驴的人们正从镇远浮桥上走过……

    “镇远浮桥从建成至弃用经历了525年(公元1384年——1909年)。”省交通厅编史办公室退休干部伊国清最近在《甘肃文史》上发表的一篇名为《兰州黄河铁桥百年史话》的文章也是从镇远浮桥说开的。

    从兰州的地理位置来看,从内地去新疆、宁夏、青海等地必须跨越黄河。据传,早在汉朝时,黄河兰州段就有了钟家河、新城、小寺沟等渡口,用皮筏运载过往的客商。应当说,在汉唐时期,黄河上游的交通运输是最为繁盛的时期。自唐之后,中央政府对西域、对丝绸之路的控制,处于时断时续的状况。到了明朝,随着明王朝的经营,西北地区的人口经济逐步开始恢复,对于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兰州是个山区城市,也是黄河唯一穿越的城市,皋兰山绵延于城南,华林山雄踞于城西,黄河穿城而过,向来为关隘要津,交通重镇。

    明初,出于向河西走廊运送各种物资的需要,兰州黄河段的教场河、岸门口、空心墩等渡口也陆续开通。然而要供应数万大军的粮草,仅仅依靠渡口是不行的,必须建桥才能满足军事运输的需要。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徐达、冯胜等率军,追击元朝残余势力。在定西消灭了王保保的主力后,为过河追击元军残余,在兰州城西七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浮桥。洪武九年,卫国公邓愈将浮桥移到城西十里的地方。到了洪武十七年(1384年),兰州卫指挥检事杨廉将黄河浮桥移到了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边,也就是今天的兰州黄河铁桥这个位置。关于此,明人徐兰在其撰写的《河桥记》中有记载:“洪武五年宋国公冯胜……去城西七里许造浮桥以济师,师还,遂撤弗用,又三年卫国公邓愈帅师定地置西凉、西宁、庄浪诸卫,乃去城西约十里造桥,以通往来……又九年,兰卫指挥杨廉视城北河水少缓,拟改置桥近且易守,询诸父老以为古今之金城关在焉……”

    据《兰州市志·市政建设志》记载:镇远浮桥用船28只,常用25只,备用3只,河涨时增补备用。每船相距一丈五(约4.5米),上流各下碇石,以固定船身位置,船上铺木板,两旁设栏杆。桥南北两岸各立铁柱(即将军柱)2根,以固定铁索、大绳贯穿全桥,连为一体。每年十一月结冰时拆桥,次年二月冰解后再搭浮桥。

    修建了浮桥,人们方便多了,但是冬拆春建,不仅是一项劳民繁重的工役和一笔不小的开支,尤为严重的是,每当黄河水行将解冻之际,往来于黄河天然冰桥之上的行人和家畜,常因冰裂落水而惨遭灭顶溺毙之灾,史料载“民以病涉戕生为忧”。

    面对镇远浮桥之畔的严峻现实,有识之士迫切地发出“不可不经久之法”的呼声,这呼声也喊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如何在黄河之上横空架设一座一劳永逸的坚固大桥,成了民众梦寐以求的梦想。

    而在清朝同治年间,这个梦想距离实现曾是那么接近。一位远见卓识者提出想在黄河上架一座铁桥。而此人就是陕甘总督左宗棠。

来源:兰州晨报    责编:王金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