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甘肃分网

首页 | 中央台记者看甘肃 | 甘肃要闻

 首页 > 甘肃分网 > 政务人事·社会民生

兰州出现“牛肉膏”添加剂 猪肉1小时变“牛肉”

2011-04-19 10:28   来源:西部商报    打印本页 关闭

    

使用牛肉膏腌制过的猪肉(左)施斌摄牛肉膏产品

  中广网兰州4月19日消息 “瘦肉精”的阴霾还未消退,近日,安徽、江西、福建等多地被媒体曝光发现一种叫“牛肉膏”的添加剂,可以把鸡肉、猪肉加工成口感可以假乱真的“牛肉”。为此,记者在兰州市多个食品添加剂市场进行了暗访调查,发现兰州市经营“牛肉膏”的店面不在少数,并且这已是一些小型餐饮企业的公开秘密。而当记者购买了一桶牛肉膏进行实验后,猪肉变身“牛肉”仅在一小时内就完成了。

  调查   店家敞开卖

  昨日,在记者对兰州市的食品添加剂市场进行的暗访调查中,发现这种原本用于增添牛肉香味的添加剂,市场颇为畅销,而对于牛肉膏的用途,商家们并不隐讳:“谁能分清是牛肉还是猪肉?有些人还觉得这种被牛肉膏腌过的猪肉口感滑嫩,很喜欢呢。”

  记者以顾客身份前后问了4家食品添加剂店铺,均发现有牛肉膏或同类产品出售,而且商家在卖这类产品时,并没有多少顾忌,相反还会热情地给顾客介绍产品使用方法。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不仅牛肉,连羊肉、鸡肉、鸭肉、鹅肉、鱼肉,都能找到相应的变身添加剂。“你想做哪种肉,都有相应的膏。鸡、鸭、鹅、鱼、虾,随你啦。想要更逼真,就放点色素嘛。”一位店老板神情轻松地告诉记者。

  实验 1小时造出假牛肉

  到底传闻中的“牛肉膏”有怎样神奇的效果呢?记者决定亲自进行实验。按照店主所说,记者首先买来新鲜的猪肉,将其一分为二。将其中一块猪肉先用牛肉膏腌制了3分钟。短短几分钟后,猪肉的表面已经呈现出与牛肉近似的颜色,闻起来也是十足的牛肉味,然后再将调制好的胭脂红色素,加入经过腌制的猪肉,猪肉马上实现了“华丽”变色,成为以假乱真的“牛肉”。

  随后,记者将“变身”成功的肉块与之前购买的正宗酱牛肉做了对比。从颜色上观察,两种肉块已经看不出太大的区别.

  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斤生肉煮出1斤熟肉的比例计算,制作出1斤这样的“熟牛肉”,商贩可获利20元左右。

  追踪 流向烧烤摊、火锅店?

  一位经营肉制品香精的老板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有人来买牛肉膏,主要是一些火锅店、烧烤摊。“很多都是老顾客了,所有食品要真的都用牛肉来做,有几个老板能挣到钱?”据称,用牛肉膏造假,已经是一些小型餐饮企业公开的秘密。

  一位大型肥牛火锅城的经理告诉记者,在业内,确实流传着使用牛肉膏调汤、造假牛肉的现象。“就像拿鸭肉、鹅肉抹上羊肉香料冒充羊肉片一样,这些商家赚的都是昧心钱。”这位业内人士还称:“牛肉膏属于添加剂,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上档次、有规模的餐饮企业都用牛肉汁,牛肉汁属于调味品,虽然贵一点,但绝对安全。”记者了解到,同样是1000克的规格牛肉汁,普遍要65元,价格比牛肉膏高出将近一半。

  回应 过量摄入危害健康

  “它是一种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但在用量上有严格的要求,用量大的话对人体危害很大。”采访时,城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一些不良商贩为了牟利,用牛肉膏将猪肉变成“牛肉”,这很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严重的话还会致癌。“尤其是孕妇和儿童最好不要食用。”

  采访时,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可从色泽、弹性、口感三个方面鉴别真假牛肉。他说,牛肉的脂肪呈白色或乳黄色。此外,消费者在购买时也要仔细查看,牛肉的纤维较长,肉质结构粗且紧凑,猪肉的纤维较短,肉质结构细并松散。“在吃的时候,牛肉和猪肉也是有区别的,牛肉吃起来会感到肉很老,而猪肉吃起来会感到肉很嫩。”这位工作人员说。

  多省市出现牛肉膏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讯 有媒体日前报道,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及其周边市场出现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以把鸡肉、猪肉加工成为口感可以假乱真的“牛肉”。

  广州:

  记者以顾客身份在一德路前后问了8家香料店铺,其中一半有牛肉膏或同类产品出售。有店家称,牛肉膏属于添加剂,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南京:

  南京下关区白云亭副食品商场里一位经营调味品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店里有一种牛肉膏,效果很好,卖得也好,一些人买来做汤,甚至一些方便面也是加牛肉膏的。

  昆明:

  记者在昆明市场内做暗访时,当说明要买牛肉膏时,商铺老板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介绍产品。这位老板介绍说,只要将食材加一点牛肉膏进行腌制,或者煮汤时放一点牛肉膏进去,煮出来的食材就有一股浓浓的牛肉味。

  福州:

  福州六一路以及老药洲路上的多家店铺经营者均称有牛肉膏出售。

  (新华网) 记者 施斌

责编:岳菲菲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