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甘肃分网 > 甘肃旅游 > 陇原文化

泾川佛教文化专家再发现

2014-02-20 16:40  来源:每日甘肃  说两句  分享到:

关于泾川佛教文化资源的地位

  泾川古称泾州、安定。说到泾川的佛教文化,不得不说泾川出土的舍利子:1964年,出土隋敕唐瘗之大云寺佛祖舍利14粒;1969年,出土北周宝宁寺佛舍利数十粒;2013年,出土北宋龙兴寺“诸佛舍利2000余粒并佛牙佛骨”。

  楼宇烈先生说,按照佛教的规制来讲,必须是佛、法、僧“三宝”俱全。尤其是佛宝,就是舍利,显得尤为珍贵。有了舍利,就说明有佛宝了,这是一个寺院建造的正当性、合法性和有地位的标志。隋文帝当年在全国建立寺院,都是分给地方舍利,但是现在出土的并不多了。泾川发现了隋代的舍利,可能还要更早,在这样的象征下建立的寺院,意义非常重大。而在同一个地区,三次发现舍利,数量又多,在全国是没有的,有北周的、有唐代的、有宋代的,历史延绵这么长久,将近一千年,这是一个标志,可以说泾川是佛宝频出的神圣之地。

  泾川第一次出土的十四粒佛舍利,是随石函、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五重套函”出土的。楼宇烈先生说,“五重套函”非常罕见,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引入了佛教,因此被写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里面,其意义是非凡的。舍利的历史传承是最重要的,第三批发现的舍利有几千粒,现在清理出来了1700多粒,估计要更多一些,铭文写得很清楚,是诸佛舍利。佛教讲,觉悟了的人就是佛,诸佛舍利就是历代高僧的舍利。这么多的舍利,不仅意味着泾川佛教历史的悠久,也意味着佛教文化的兴盛。

  杨曾文先生将泾川第一次出土的佛舍利称为泾川佛教文化的一个“亮点”。他说,隋文帝曾分三次向全国190多个州中的113个州分舍利,泾州大兴国寺在第一批分到舍利的30个州中居第14位。隋文帝从小长在寺院中,到七岁才离开寺院的,他对佛教有特殊的感情。隋文帝当政之后,把一包印度老僧赠送的舍利,分送到他之前到过的各州,建立大兴国寺供奉,《高僧传》有记载。武则天称帝后,敕令各州兴建大云寺,在大兴国寺发现了隋文帝舍利,但这一次瘗埋,改变了隋文帝只用石函和琉璃瓶的规制,用“五重套函”供养,泾州是全国发现的最早用这种新方法供养舍利的地方。

  泾川的佛教文化遗存非常丰富,有1500余处。方立天先生将这些遗存分为五个类型,第一就是三次出土的舍利及佛牙佛骨。他说,舍利是信奉的对象,属于信仰文化,对信徒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舍利也成为泾川佛教文化区别于敦煌、张掖、麦积山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说,泾川还有“百里石窟长廊”,有窟龛600多个,这个很壮观;有佛教的造像,铜像、石像、泥像都有,有436尊之多;有碑铭,砖造的、石造的、铁造的,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都很高;而寺庙,历史上很多,目前仍有几十处,分布在各个乡镇村落。他由此总结出泾川佛教文化的四个特点:历史久、舍利多、长廊长、文化价值高。同时,他也非常认可“西有敦煌,东有泾川”的说法:“如果说敦煌是佛教艺术的宝窟,那么泾川就是佛教信众的圣殿。”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杜斗城先生说,泾川是甘肃的东大门,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大站,佛教文化的沉积非常深厚。除了泾川三次发现舍利以外,他重点分析了泾川发现的佛教造像、佛像窖藏和佛教碑刻。他说,上世纪泾川出土的十六国时期的鎏金铜佛造像,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最完整的鎏金铜佛造像,而且时代是比较肯定的,是前凉王归义侯张天赐所藏;前凉造像非常少,泾川就有一件,为中国早期佛教造像断代提供了标尺,也标志泾川佛教进入了第一个高潮。龙兴寺佛像窖藏是碎身舍利的安葬,敦煌藏金洞17号窟里面也属于这种现象。泾川佛教碑刻中,南石窟寺碑非常重要,为我们研究北朝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没有这个碑,我们就不知道泾川的南石窟寺和庆阳的北石窟寺是什么时候开凿的;金大安铁钟铭文,上面有供养者的姓名,对研究近代北方地区民众信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因此得出结论:“泾川佛教文化在甘肃的地位仅次于敦煌。”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嘉木扬·凯朝先生专门为研讨会写了一篇论文,题目是《如何继承挖掘泾川佛教文化》。他说,泾川有那么多石窟,那么多佛像,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大的博物馆。他的论文的副标题则是“中华第一佛宝地宫”。他自问自答,为什么是“第一”呢?泾川第一次出土的14粒佛舍利,装在石函、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五重套函”里面,郭沫若老先生说了,“舍利石函,贵在石函”,这已经点破了。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王三北先生进一步证明了嘉木扬·凯朝先生关于“中华第一佛宝地宫”的说法:第一是次数多,泾川三次出土舍利,相比其他地方,这是特殊之处;第二是数量多,仅第三次出土的舍利就已经清理出了1770多粒,还有三个舍利瓶没有打开,并且还有佛牙佛骨;第三是前后延续时间长,从北周到隋唐再到北宋;四是规格高,属于皇家寺院。“有了这四点,就可以确立‘第一’的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温金玉先生说,泾川县佛教文物接二连三地出土,就像一把把金钥匙一样,开启了一直被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古丝绸之路文明的大门,不仅见证了古泾州厚重的文化积淀,也为当今如何构建文化产业平台提供了重要线索。他说,泾川是丝路重镇,印度佛教传到中国,是沿着丝绸之路进来的,就泾川大云寺来讲,处于佛教桥头堡的地位,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创新地、交汇地,从而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找到了重要坐标。泾川三次出土舍利,这是全国少见的,在泾川佛教文化遗存中是最令人推崇的,也是泾川佛教文化的“品牌”。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岳菲菲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