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甘肃分网 > 甘肃旅游 > 陇原文化

丝绸古道上的甘肃商业

2014-02-20 16:42  来源:甘肃日报  说两句  分享到:

  行商坐贾。其实我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无一例外都与古代交通联系在一起。

  《新疆志稿·商务志》中有如下记载:“其东自嘉峪关趋哈密为一路,秦陇湘鄂豫蜀商人多出焉……”占据了地利之便的陇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凭借着先天的区位优势而独领风骚。

  穿越岁月烟云,在漫漫丝绸之路上,我们看到的是陇商前行的身影。

  丝绸之路上的“跨国公司”

  古代中国以农耕为本,商品经济不发达,加之封建王朝长期奉行“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政策,民间也形成了“重储存,轻流通”的传统习惯。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和互通有无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与交换逐渐兴起。由于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增多,唐代的市行组织较为发达。主持这些行经营贸易的行头,既有粟特商人,也有汉族商人,民族成分复杂。

  在古代陇商漫长的发展经历中,粟特商人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这些粟特商人与汉族人和睦相处,共同经商,一同往返于丝绸古道上。

  据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孙福喜考证:“粟特人充分利用自己地处丝绸之路中枢的优势,在东西方之间居中取利,沿丝绸之路建立了众多政教合一的聚居地,成为丝绸之路上最有活力的商业民族。他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尤其是公元3至8世纪,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跨国贸易,一定意义上讲,他们组建了丝路上最早的‘跨国公司’。”

  史料记载,粟特人在中国史书中被称为“昭武九姓”、九姓胡、粟特胡等,主要分布于中亚粟特地区(今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的康国、安国、鱼国等众多城邦小国。在异族统治下的粟特人有着极强的应变能力,大约在汉唐时,粟特人沿丝路大批东行,进行经商贸易,其商队首领即聚居地的宗教领导人称为“萨保”。

  孙福喜先生认为,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所在的河西走廊是中亚至长安等中原地区最重要的中转站,墓主的“萨保”地位更为尊贵,在中西交流活动中的作用更为显要。而康业死后,中国皇帝仍为其下诏赠为甘州刺史,认可其在河西走廊上的特殊地位,可见粟特人在丝路贸易方面的重要影响。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岳菲菲

头条推荐

关闭x